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马克思主义与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的几个原则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1-05-12 字体: 打印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1-05-12 打印

科学的系统观念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地分析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的整体联系,整个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不仅是运动发展的过程集合体,而且各个领域内部和领域之间存在着“近乎系统的形式”的内在逻辑联系。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逻辑,系统观念就是把系统看作由不同要素基于一定关系或结构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运用系统思维来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处理事物发展的矛盾的方法。

动态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把所考察的系统都看作动态开放的系统,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定环境中,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始终处于动态平衡过程之中。

系统的动态性要求把握并遵循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客观规律,着眼于系统的动态性,对事物发展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把握。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研判,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系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并不是完全按预期模式向前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带来的新特征和新要求,洞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以做到科学应变。“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深刻认识事物的今天,是为了科学地预见明天,并努力创造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好的可能。

非加和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系统观认为,由各要素组成的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简单相加的新特质,如新的特性、新的功能、新的规律等,即认为系统具有非加和的性质。

系统的非加和性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只把目光限定在单一领域的发展上,而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全局性谋划,做到善于了解部分,谋划全局,对全局和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立体式分析,以使系统获得最佳效能、实现最优目标。这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运用全国“一盘棋”的思想,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谋划全局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的非加和性原则,要强化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

结构性原则

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以一定的联结方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恩格斯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要素的联结方式即结构,是决定系统整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不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事物的发展。人类社会也是由各种不同的要素所构成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联结成具有社会功能的系统整体。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体系,不同系统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系统中不同主体和不同要素,也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事物的发展就是系统各要素之间不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推动系统诸要素的协同发展和系统的整体加强、整体发展。

优化系统结构,必须找出对整个系统起决定作用的中心要素,作为系统结构的支撑点,通过一个点的突破带动全局的发展,以使系统获得最佳效能、实现最优目标。这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的结构性原则,充分认识发展过程中各领域、各环节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善于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进而形成合力。还要坚持问题意识,抓住发展进程中的难点和瓶颈,进而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最终实现各领域间的协调并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整体性原则

系统是各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同样的要素可以具有不同的联系,相应地,由具有不同联系的要素组成的整体就会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在研究系统的各个部分时,应始终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加以研究,在研究系统整体时也要把该系统作为更高一级的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加以研究。马克思是运用系统观念对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即社会系统进行了科学解剖,他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从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揭示社会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系统中的各要素居于次要、服从地位,其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系统的整体要求。系统观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必须以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系统发挥最大效能、实现最优目标。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实现十几亿人的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十分艰巨和长远的事业,必须做到全面考量、协调推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论是改革还是发展和稳定,都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既抓好全面,又协调好发展的速度、力度和进度,加强整体性推进,以全面提升各方面建设,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