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研究——第一届回望与前瞻学术沙龙在哈尔滨举办

作者:吴敏超 发布时间:2022-08-08 字体: 打印
作者:吴敏超
发布时间:2022-08-08 打印

 

 

  为进一步揭露侵华日军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的战争罪行、战争责任和战后危害,推进细菌战史相关学术研究,2022年7月30日至8月1日,《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在哈尔滨联合主办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研究——第一届回望与前瞻学术沙龙。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江苏社会科学院、伪满皇宫博物院、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科研机构和大学的30多名学者与会。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王建朗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王建朗致开幕辞。王会长认为,细菌战史研究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细菌战史研究应以真实准确为基本要求,相关科研成果只有经得起多方检证才有说服力,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开幕式由《抗日战争研究》主编杜继东研究员主持。

会议现场

  会议分四个场次举行。第一场由刘萍研究员主持。周东华教授报告的论文题目是《据之以史实:1940年宁波鼠疫“敌机散毒”记忆之形塑》,陈致远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当前国内细菌战研究力量与本领域研究的推进》,王萌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细菌部队官兵证言与日本侵华细菌战研究》,罗运胜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侵华日军的霍乱细菌战》。李学通研究员对上述论文进行点评,并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开拓侵华日军细菌战史料搜集的问题。

  第二场由王志强院长主持。曹卫平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侵华日军“波”8604部队的人体试验和活体解剖》,李尔广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医学伦理视角下对日军侵华细菌战检视》,吕晶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鲁西十八秋”中的底层民众的战争病痛记忆研究》,周星林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常德鼠疫细菌战石公桥镇七例受害者调查报告》。周东华教授评论了本场论文,肯定了历史学和医学的跨学科研究融合和GIS系统的运用。

  第三场由吴敏超研究员主持。吴佩军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恶魔的饱食>的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细菌战叙事研究》,刘春英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中日两国作家对1940年“长春鼠疫事件”的记述——从历史到文学》,张华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伯力士与抗战防疫——以其对中国鼠疫防疫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例》,张慧卿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围绕反细菌战问题的舆论引导及社会因应》。卞修跃研究员在点评上述论文的同时,提出了对于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细菌战罪行研究的若干思考。

  第四场由王萌教授主持,朱清如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论东京审判对日本侵华细菌战犯罪事实的“无视”》,宫文婧主任的报告题目是《日本细菌战档案申遗研究》,赵士见副研究馆员的报告题目是《编成·机构·人员:侵华日军第100部队再研究》,王孝华副研究馆员的报告题目是《七三一部队溃逃之际屠杀“受试者”再探究——以口述史料为中心》。陈致远教授对本场论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论。

《抗日战争研究》主编杜继东研究员

  《抗日战争研究》主编杜继东研究员主持闭幕式。他介绍了举办系列学术沙龙的初衷,呼吁学术机构加强与史料保存机关和史实展陈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抗日战争史研究向前发展。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副馆长杨彦君研究员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副馆长杨彦君研究员作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的学术目的,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历史学、文学、医学伦理学和考古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得到一定程度运用,呈现出单一学科、多学科向跨学科发展的趋势;二是纵向研究走向深入和精细;三是学术研究的时空范围不断拓展。他同时强调,横向比较研究和应用研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战前、战中、战后的贯通式研究仍有待加强。

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在馆长金成民研究员的带领下,与会学者参观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和部分遗址遗迹。该馆展藏文物、文献、档案资料丰富,真实地记录和呈现了日军第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制造和使用,准备和进行细菌战的全过程,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犯下的反人类罪行。

  本次会议对于推动细菌战史相关研究、增进学者之间的交流产生了积极作用,亦是《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回望与前瞻”系列学术沙龙的第一场活动,具有开拓性的学术意义。与会学者相信,系列学术沙龙的举办,有利于发挥《抗日战争研究》的凝聚力、组织力、协调力和引领力,必将对抗日战争史研究各个重点领域的深入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