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本所概况 > 学术社团 > 中国史学会 > 学术会议

张海鹏: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辞

作者:张海鹏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10-12 字体: 打印
作者:张海鹏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10-12 打印

 
 

尊敬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现在开幕了!

    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学者约有200人。国内学者是从265位论文作者中经评审挑选出来的,共有104位;中国学者中还有香港、澳门、台湾学者19位;还有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法国、俄国、韩国、蒙古、新加坡等八个国家的学者以及华人学者32人;我们还特别邀请了国内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20人,他们中有几位因身体原因不能到会,他们为我国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我们祝他们身体健康!除了会议组织工作者外,还有一批新闻媒体工作者。我谨代表大会组织委员会,向与会的所有学者、嘉宾和所有工作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

    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先生,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国生先生,政协湖北省委员会主席杨松先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省人民政府各方面的领导同志,我代表组织委员会对这些嘉宾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这次会议的召开,得到了全国政协和湖北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我在这里向他们奉上诚挚的谢意!

    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辛亥革命与百年中国。辛亥革命的历史,辛亥革命对百年中国的影响,辛亥革命以来百年中国的发展演变,是大家关注的。我们希望,用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来推进辛亥革命历史的研究,推进我国学术事业的前进。

    由武昌首义所标志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程,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是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剧变中的头一次,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孙中山先生有关振兴中华的呼唤,有关中国现代化蓝图的初步设计,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复兴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国家非常重视辛亥革命历史的纪念。1961年10月,中国史学会与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在武汉共同主办了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辛亥革命50年后第一次召开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中国史学会副主席、1905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的老革命家吴玉章在开幕式上致词说:“利用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周年纪念来进行学术活动,是推进学术研究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应当有计划地利用这种机会,推动大家来做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这次学术讨论会没有邀请海外学者出席,但是会议论文集传到海外,引起了美国、日本学术界的重视,推动了海内外辛亥革命史的研究。

    1981年10月,中国史学会与湖北省社科联在武昌召开了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邀请了海内外研究辛亥革命历史的学者出席,这是辛亥革命70年后,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纪念辛亥革命的大型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以辛亥革命中的资产阶级为主题,有力地推动了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中的资产阶级的研究水平。出席会议的美国华裔学者何炳棣会后来信说:“武汉会议学术成果累累,国际学人相处融融洩洩,真可谓非常成功”,给予这次会议很高的评价。

    199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武汉举行,会议主题为“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这次会议第一次有台湾地区学者提供论文。台湾学者的参与,突破了海峡两岸的限制,开启了两岸辛亥革命研究的学术交流的通道。

    200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学术讨论会,以“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为主题,与会的中外学者共123人,其中大陆学者87人,台湾学者10人,阵容相当整齐。两岸学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了。出席这次会议的来自台湾的著名学者蒋永敬先生说,1991年两岸学术仍是“交而未流”,直到2001年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会议时,才真正实现双向交流。辛亥革命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的历史记忆,两岸历史学家应该对辛亥革命历史的研究有更多的贡献,有更多的学术交流!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安排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学术界为在武昌召开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做了充分准备。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学者超过200人,提出论文150篇,出席会议的境外学者51人,都是历次最多的。我相信,得到与会学者的大力支持,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学术水平,也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辛亥革命史的学术研究,严格说来,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的。出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喜悦和兴奋,新中国的历史学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克服旧史学研究的偏颇,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特别是经过最近30年的发展,辛亥革命史研究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史学科最受重视、学术成果最多的研究领域之一。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据不完全统计,共出版有关辛亥革命的书籍50余种,发表论文500篇左右。改革开放为学术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据不完全统计,1981-2000年出版的有关辛亥革命史图书超过350种;发表文章大约1万篇,是前30年的20倍。

    辛亥革命史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也是受到重视的学术领域,成绩丰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形成共同话题,互相促进,无论在历史资料的贡献、史学观点的切磋、研究方法的借鉴,都对我们的学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各位学者!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100年。站在21世纪的高度重新审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我们发现辛亥革命提供了此前的中国历史进程未曾提供的新鲜经验,值得我们重视。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选择开辟了可能性。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完成历史任务,中国并未实现革命的领导者和参加者们所期望的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甚至在辛亥革命后不久,中国就开始了军阀混战、国家分裂的混乱时期。但是,这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插曲。有如世界上任何涉及社会根本变革的革命那样,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总有个过程。从1911年到1949年,短短38年就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由乱到治的过渡时间并不是很长,与世界上其他主要西方国家近代革命之后由乱到治的过程相比更是如此。所以,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为中国带来的历史性转折,应该有充分估计与积极评价。

    各位学者!比较100年前,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今天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为中华民族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继续奋斗。毛泽东在1956年《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预言过“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我想,这是我们回顾辛亥百年以来中国历史时应该具有的抱负!

    各位学者!出席这次会议的年轻学者很多,说明青年一代学者正在成长起来,旧雨新朋,各位可以在这里交流学术,畅叙友谊。大批年轻学者的成长,辛亥革命史研究后继有人,是在座老一辈学者最为高兴的!
金秋时节,东湖风景这边独好!学术并长江共流,身心与东湖齐美,这是我对各位的祝福!

    谢谢各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