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论文
-
学术著作
-
一般文章
侯中军 | 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的第三种解释
为什么要探究孙中山进入使馆的方式,已有的研究已经点出了问题的本质:“不是为了判断使馆这样做是否合法,而是为了对孙中山的人格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同时对他的假装的才能也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事情很显然,“不管孙中山怎样进入使馆,都是使馆馆员们的过错”...[查看详细]
- 吴景平|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党的涉日危机应... 2022-08-02
- 王凤青|笃行其道——张海鹏先生与中国抗日... 2022-07-26
- 王格格|甲午战争时期日军军事医疗析论 2022-07-20
- 金伯文|从战争研判到历史总结:“相持阶段... 2022-07-14
- 杨天宏、宋仕宏|抗日战争转机与社会心理变... 2022-07-10
- 吴景平|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党的涉日危机应... 2022-07-06
- 程鹏宇 | 后社会史论战时期的学术转向与中国... 2022-07-02
- 左承颖 | “森林”进入城市:民国时期森林公... 2022-06-30
新书 | 徐秀丽《也错过,也相遇:过渡时代的个人、家庭和群体》
本书是对作者已发表成果中关于个人、家庭、群体内容的重新整合。“个人”方面包括卢作孚、晏阳初、郑天挺、赵宝煦;“家庭”方面包括八路军婚恋、1949年后一个家庭的饮食儿女生活日常;“群体”方面包括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扫盲运动、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公务人...[查看详细]
- 新刊 | 《苏区研究》2022年第3期目录 2022-06-23
- 新书 | 美苏外交官对二战的记录 2022-06-10
- 新刊 | 《苏区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 2022-05-16
- 新书 | 清末京官与民国北京人力车夫 2022-03-28
- 新刊 | 《苏区研究》2022年第1期目录 2022-02-25
- 新书 | 历史与解释:有生命的数据,怎样述说... 2022-02-21
- 新书 | 吴光会《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重大惨案... 2022-02-19
- 新书 | 研究苏州城市史的两部力作 2022-01-21
行龙 | 中国近代社会史“三大体系”建设刍议——中国近代史“三大体系”建设笔谈(五)
《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组织有关“三大体系”建设的讨论,自有深意。应题而作,思之良久,不免使我想到十年前《田野·社会丛书》总序起首写的那段话。其大意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吸收了众多西方的理论概念,在不断吸收跟进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反思...[查看详细]
- 金以林 | 近代史研究所与中华民国史研究“三... 2022-08-10
- 金民卿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野下的新民主主... 2022-08-06
- 欧阳哲生 | 新时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 2022-08-02
- 马敏 | 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若干思... 2022-07-26
- 赵云田:佛罗伦萨的魅力 2022-07-11
- 坚定历史自信 保持历史主动 续写历史新篇—... 2022-07-01
- “步平先生的学术人生”笔谈 2022-05-16
- 其惟笃行:张海鹏先生与中国史学会 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