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近代史研究所“文澜讲坛”第一讲: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漫谈做学问的基本功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0-11-16 字体: 打印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0-11-16 打印

近代史研究所“文澜讲坛”第一讲: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漫谈做学问的基本功

 

 

 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

 

    2020年11月1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澜讲坛”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一号楼六层鼎堂厅举行首场讲座,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应邀作开坛之讲,题为“漫谈做学问的基本功”。讲坛由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金民卿主持,所内全体同仁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近代史系的研究生百余人参加。

 

 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金民卿

 

    金民卿指出,近代史研究所设立“文澜讲坛”的初衷,是为推动学术发展,加强学术交流,把握学术前沿动态,引领本所同仁以及近代史研究的学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掌握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进一步促进完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讲坛以“政治正确、学术高端、启迪深刻、影响久远”为基本定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传授治学经验,发表学术新见,分享学术成果。此次开坛之讲,特邀金冲及研究员做讲座嘉宾。金冲及研究员是海内外公认的中国近代史专家和党史专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并且与近代史研究所有着深厚渊源,曾长期担任所学术委员和《近代史研究》编委,为所里输送和培养了不少科研骨干和青年才俊。

   

 讲座现场

 

    金冲及研究员首先回顾了自己教学和研究生涯中与范文澜先生和近代史研究所的特殊渊源,并从自己丰富曲折的研究经历和多年的经验体会出发,指出所谓“做学问的基本功”,不是要讲学问入门的东西,而是经常要用到的东西。当年荣高棠总结女排五连冠的经验,将其归纳为“高标准、严要求,勤学苦练基本功”。这里的“基本功”,不是对年轻新手讲的,而是针对“国手”讲的。就史学工作者的“基本功”而言,金冲及研究员认为,经常要碰到的,主要是三个问题:

 

    一是基础知识要扎实,知识面要宽、要准确;

 

    二是要有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是要有文字表达能力。

 

    具体而言,基础知识,比较重要的两点:一个是系统,一个是准确。我们的知识许多都是从书上来的,家里的书,你可以乱七八糟的这一堆、那一堆,但真要用的时候,却发现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东一点、西一点的知识,茶余饭后跟人聊天有用,真正做研究工作的话,必须要有系统。还有就是知识面要宽、要准确。金冲及研究员援引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对李瀚章等编《曾文正公年谱》的批评,并结合自己研究党史,特别是辽沈战役的经验,指出如果没有宏观眼光和全面广阔的知识,仅仅看到事情的一面,很难把研究做好。他还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多看一些与自己联系未必紧密的书,对研究大有好处。譬如当年撰写《辛亥革命史稿》时,除对辛亥革命本身史料进行系统掌握和研究外,他还阅读了不少与法国大革命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相关的书籍。通过比较,既能发现不同国家历史中的共同之处,从中寻找规律,也能更好地把握中国革命自身的特点。知识的准确也很关键,绝不能自以为脑子灵、记性好而掉以轻心,有时候还需要下笨功夫。譬如主要的朝代、年代、事件、人物之类,该记住的还是要记住,否则很容易出现“硬伤”。

 

    掌握了基础知识,只是重复别人的东西,要做研究,还必须要有分析判断的能力。研究文章和宣传文章不同,二者虽然都十分重要,但又各有分工。宣传文章是把已知的道理进一步发挥,研究文章是将未知变成已知。要解决一些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才叫研究,否则还是在做宣传工作。研究文章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讲事实,一类是既有事实也有分析评论。讲事实的文章也有好处,它把材料系统整理成一篇论文,人家看得清清楚楚,这也是一种贡献。不过要做研究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仅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它也可以说是研究工作主要的动力所在。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总结,科学之所以能够发展,一个原因是社会的需要,另一个原因是人的好奇心。好奇心很重要。做研究工作,很大程度上,首先是要解决自己头脑中感到困惑的问题。问题又分为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你发现的问题越重要,而且通过翻来覆去的思考弄清楚了,你的研究文章价值就越高。解决问题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演绎,一种是归纳。在研究工作中不能只有演绎,没有归纳。金冲及研究员以自己的研究写作过程为例,指出自己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看材料,百分之二十的时间用来动手写作,看材料和思考分析问题是同时进行的。否则看材料的时候,只是拼命抄卡片,回头再通过卡片进行分析整理,一则很容易遗忘主要的东西,二则很浪费时间。思考问题,是最要紧的。

 

    关于文字表达能力,金冲及研究员指出,这个事情很多人小看,认为是雕虫小技,实则不然。文字需要干净。毛泽东同志的文字就非常简练,口语化,干干脆脆,看来很普通的话,却很有力量。鲁迅先生也讲过,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掉,毫不可惜。另外,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毛泽东给出的标准是准确、鲜明、生动。准确,说起来容易,其实并不容易。每个字都要认真推敲,不能马虎。鲜明,就是每篇文章要讲什么,观点不能含糊。一篇文章里面你主要的见解,希望人家注意的问题,无非就是那么一两处,或者几个地方。这些东西你就要想办法多用点气力,让别人注意到。譬如毛泽东讲,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话给人的印象就很深刻。生动就不用讲了,毛泽东“小脚女人走路”,这个比喻就很生动。金冲及研究员表示,自己通常看完基本材料,文章就一口气写出来了,但是写完之后,通常还要改三四遍,包括删去多余的“的”“了”等,补充新的见解和新的看法之类。不能小看文字,你花力气做研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看,要处处为读者着想。

 

    以上三条,金冲及研究员简单归纳为:熟悉它、理解它、表达它。他还补充声明,上述道理只是他从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中感悟到的,并不是说自己都已经做到了;另外,文无定法,各人有各人的路子,真正好的办法,还是结合自己的工作,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总结。

 

 合影留念

 

    金民卿书记指出,金冲及研究员在有限时间里给我们做了一场非常精彩生动的学术报告,将自己七十多年、在不同岗位上的研究体会娓娓道来,总结的三条经验也十分简要可行。听金冲及研究员的讲座,和读他撰写的《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一书一样,都给人一种不多见的快乐体验。近代史研究所开办“文澜讲坛”,其中一个追求是影响久远。金冲及研究员的开坛之讲,肯定会对在座人员产生深远的、长期的影响。讲座结束后,金民卿书记代表近代史研究所为金冲及先生颁发“文澜讲坛特邀专家”证书。

 

 

(供稿:张海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