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近代史所第二十四届青年学术论坛开展理论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2-11-15 字体: 打印
发布时间:2022-11-15 打印
 
  2022年11月3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联合主办的近代史研究所第二十四届青年学术论坛开幕。依照惯例,论坛首先组织与会人员进行理论学习。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胜利闭幕。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要求,贯彻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扩大会议精神,扎实做好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研究工作,本届青年学术论坛邀请所党委书记金民卿研究员作题为《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和灵魂》的理论学习辅导报告。理论学习由副所长廖刚主持,线上线下近百位同仁参与。
 
 
 
 
 
 
  讲座伊始,金民卿研究员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开篇就阐明了大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首先要对大会主题全面深刻地理解。
 
 
 
准确理解大会主题的定位
 
 
 
  大会主题是大会的灵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对于大会主题的定位。二十大报告导言部分鲜明提出了大会的意义、主题和“三个务必”的时代要求。作为大会的灵魂和总纲,大会主题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旗帜方向、发展道路、指导思想、精神状态、时代要求、战略目标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是贯穿二十大报告的一条红线,全篇十五部分内容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第一部分全面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首次突出强调新时代变革中党经历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系统总结重大成就,指出十年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第二部分集中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两个结合”的本质,“六个坚持”的精髓要义,是大会报告非常重要的原创性理论贡献。第三部分指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和战略目标,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发展战略、目标任务、重大原则等内容,形成一套自主性的现代化理论体系,是大会报告亮点中的亮点。
 
 
 
  第四到十四部分围绕大会主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和重要战略部署作出一系列展开,第十五部分落脚于党的建设。大会报告的结束语再次强调团结的精神、青年的力量,最后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全面深入把握大会主题的丰富内涵
 
 
 
  大会主题的地位极端重要,内容非常丰富,思想特别深刻,意义十分重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系统全面掌握这一主题的科学内涵,领会精神实质。
 
 
 
  第一,大会主题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旗帜和道路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党领导中国人民迈上新时代新征程,就是要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会主题开宗明义高举伟大旗帜,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方向上、战略上、道路上的坚定性,向当今世界彰显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决心,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第二,大会主题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行动指南和根本理论指针。用党的指导思想来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和行动意志,把全国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大会报告突出强调要把握好这一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坚持”集中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成果、道义性成果,进一步彰显出思想的文化厚度、哲学深度、现实高度。
 
 
 
  第三,大会主题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的精神状态和时代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贯穿党100年发展奋斗历程的红色基因,精神血脉。为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人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面对国际国内的变局挑战,坚定践行“三个务必”的时代要求,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第四,大会主题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和战略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我们党已经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大会报告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本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反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性内涵。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把握大会主题的关键,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突出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所做出的重大政治决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传统的继承弘扬,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践的最大政治成果、最重要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
 
 
 
  大会报告指出,十年前党和国家面临着一系列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新时代十年,党团结带领人民经受住了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新征程上,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指导,是党和人民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科学真理,应对风险挑战,铸就新的辉煌的根本前提。有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坚强领导核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有了掌舵者,全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就能够形成团结凝聚的强大合力。有了新思想的科学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有了根本指针,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有了方向指引,就能够始终走在历史正确的方向上。
 
 
 
  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事业发展中,一定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把握发展规律,谋划事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讲座最后,金民卿研究员勉励年轻学者下功夫全面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相关文件,发挥史学研究专长深入把握大会主题丰富内涵的渊源和流变,将学术工作与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相结合,使研究更具有历史的贯通性与现实的关注性。与会青年学人表示将在科研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夯实理论功底,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以青春之奋斗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