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第八届近代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作者:丁书颖 发布时间:2022-12-02 字体: 打印
作者:丁书颖
发布时间:2022-12-02 打印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融入由西方列强主导的近代国际秩序,中外关系出现“三千余年一大变局”。20世纪全球政治风云激荡,国际秩序迭经演变。中国由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国际新秩序的积极建构者,中外互动空前。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面临新的调整与重构。
为回顾近代国际秩序的演进,总结和反思近代中外互动的得失,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申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局审批同意,2022年10月29日-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八届近代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北京、杭州两地设分会场。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会议。
10月29日上午,会议开幕式在中国历史研究院阅微厅、浙江大学蒋研中心特藏室同时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张俊义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金民卿研究员、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孙英刚教授、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王建朗研究员分别致辞。
金民卿研究员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近代以来国际秩序长期演变的结果,要深入了解当今世界百年变局的发生逻辑和时代特征,在复杂的国际关系变动中把握历史发展大势,走在人类进步的正确方向上,推动世界和谐发展,反对霸权行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不得不对近代以来国际秩序的演变和中外关系的互动有一个深入的研究,这正是本次会议主题的意义所在。孙英刚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的发展情况,向与会专家、学界前辈和同仁长期以来对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预祝会议取得丰硕成果。王建朗研究员首先对参与本次会议众多年轻学者表示欢迎,对诸多知名学者参与分组讨论点评表示感谢。他指出,认真思考在国际大变局之中如何趋利避害,不仅是政治家的责任,也是每个国民尤其是从事中外关系史研究学者的责任,我们应在坚持政治方向的基础上,从事科学与理性的研究,发挥学者的社会价值。
线上线下与会学者合影留念后,大会报告正式开始,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陈红民教授主持。第一场报告是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朱浤源研究员的“中国远征军与世界大战在缅甸(1941—1945)”。报告以多国档案、战地与集训秘密基地的田野调查、口述历史以及最新计算机制图技术为基础,分享了团队关于中国远征军和缅甸战役的翻译与研究成果。第二场由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鹿锡俊报告,他主要就1937年《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前后的中日关系作精彩发言。第三场由韩国釜山大学裴京汉教授以“巴黎和会与韩国独立运动——韩人志士申圭植的在华请愿运动和中韩连带”为题进行报告。他认为,巴黎和会时期申圭植的中韩连带活动充分证明了同一时期中国和韩国等东亚地区是一个历史共同体的事实。第四场由华南师范大学左双文教授报告“三四十年代国际秩序剧烈震荡与中国应对”。他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秩序的演变,以及中国参与国际秩序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当前中国在国际秩序变动中的应对提供了历史启示。
10月29日下午至10月30日,会议进入分组讨论环节,讨论主题涵盖近代国际秩序变动与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多个领域,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会议每场分组讨论设有两个分会场。第一场分组讨论分别由湖南师范大学李育民教授、浙江大学张凯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陈开科、湖南师范大学李传斌、北京大学丁国宗、山东大学张凌霄、上海交通大学高晨旭、复旦大学马建标、北京大学黄博文、天津外国语大学王耀振、中国海洋大学颜丽媛、华中师范大学郑迎阳,围绕清代中俄经贸关系史研究的两个问题、咸同之际中外条约执行中的变通问题、咸同年间俄国送华枪炮与教习始末、18世纪中叶以降清朝统治精英对国际秩序的构想、阿美士德使团与东印度公司广州贸易、一战时期中国军阀政治的演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海军对华政策转变与作战行动、一战期间日本的“日中银行”设立计划、一战后国际秩序变迁下的近代中国涉外审判、一战时期北京政府敌侨处置中的政教纠葛进行报告。中山大学吴义雄教授、政治大学廖敏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侯中军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张志云教授分别进行点评。
第二场分组讨论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陈开科研究员、张俊义研究员主持,政治大学廖敏淑、中国人民大学郭黎鹏、湖南师范大学易锐、华南农业大学李蒙蒙、暨南大学吴津、湖南师范大学刘利民、中山大学黄力、北京大学徐高、武汉大学吴文浩、湖南师范大学邸宏霆,就清朝涉外法律原则、清代全权大臣的形成、舆图与清代疆土观念的演变、晚清驻美公使杨儒的“夫人外交”及其影响、济南广智院的创办及其历史贡献、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南美洲无约国订约交涉、港英政府与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五卅惨案前后英美两国在华合作与分歧、民国废除治外法权过程中的开放内地、商约外交中的政商互动问题发表报告。湖南师范大学李育民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刘本森教授、复旦大学马建标教授、南京大学孙扬副教授进行评议。
第三场分组讨论分别由武汉大学李少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志云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张志勇、华中师范大学承红磊、华中师范大学陈甘霖、南京大学孙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侯中军、台湾世新大学郑月裡、湖南师范大学荆玉迪、北京师范大学张瑞胜,先后就一战英招华工遣返问题、日本在中国护国战争期间的对华情报系统、民国北京政府处置谢米诺夫白卫军扣款案、香港敌后抗战的国际统战实践、战时中国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角色及作用、哈吉马天英认知的儒回耶文化融合、中国加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美国在华农业工程师委员会等议题完成报告。北京大学臧运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张俊义研究员、《抗日战争研究》杜继东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刘利民教授担任总评人。
第四场分组讨论分别由北京大学臧运祜教授、《抗日战争研究》杜继东主编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崔瑾、复旦大学于泽洲、复旦大学陆祯严、湖南师范大学翁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荆宇航、暨南大学张晓辉、南京大学陈海懿、华中科技大学马瑞、浙江大学赵晓红、李泓泽,围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视野下的中国大革命与反帝大同盟、巴黎和会中国签订对奥《圣日耳曼和约》、1920年代非基督教运动、中日关于南满东蒙杂居问题交涉、中俄关系与“外东北”地区汉译地名的变迁、抗战时期粤港地区的日资企业、一·二八事变后的国联审议与中日对国联外交、长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对外交涉活动、九一八事变初期南京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抗战时期英国对蒋介石的荣誉授予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浙江大学陈红民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左双文教授、南京大学陈谦平教授、武汉大学李少军教授进行点评。
第五场分组讨论分别由浙江大学肖如平教授、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卫民副研究员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张志云、上海师范大学宋佩玉、浙江大学丁书颖、华南师范大学苏骁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潘敬国、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箱田惠子、上海大学郑彬彬、中山大学江家欣、上海交通大学金庆、西藏民族大学孙琦,依次报告了英日非正式帝国在中国的竞合与扩张、英国财政顾问罗杰士与战时中国货币平准、太平洋战争时期英国的对华宣传、“郭泰祺与民国外交”档案史料概述、从英国工党代表团访华看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关于琉球事件的清日交涉与仲裁裁判制度、英国驻华使领的商贸情报书写与流播、怡记案与晚清中外商权之争、1882-1894年朝鲜未通商口岸贸易问题及海关的应对、道光二十二年廓尔喀表贡及贡使边界逃匿事件的议题。复旦大学吴景平教授、苏州城市学院高士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陈开科研究员、浙江大学尤淑君副教授对论文进行评议。
第六场分组讨论分别由苏州城市学院高士华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宋佩玉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高作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许浩、上海交通大学吴孟儒、山东师范大学刘本森、周沐、浙江大学尤淑君、姬凌辉、中央财经大学李鹏、南开大学王文隆,以1949年顾维钧在美交涉活动、台湾当局对新中国参加1955年万隆会议的观察与因应、战犯的中国经验与中国学研究思想脉络、1956-196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记者互访谈判、1904-1905年中国筹办红十字会及其救难交涉、清末民初细菌学名词审定工作、19世纪的“万国医病会”及“养生公会”、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建为主题进行发言。浙江大学肖如平教授、《社会科学研究》许丽梅副总编、湖南师范大学李传斌教授、浙江大学赵晓红副教授分别进行点评。
30日下午,大会交流和闭幕式由浙江大学肖如平教授主持,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王建朗研究员、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朱浤源研究员、复旦大学金光耀教授担任引言人,在自由发言阶段,多位专家学者发表了参会感想和体会,并对今后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