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贾亚娟 发布时间:2023-03-14 字体: 打印
作者:贾亚娟
发布时间:2023-03-14 打印
 
  2023年3月4—5日,“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在浙江嘉兴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主办,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和嘉兴学院师生代表共80余人参加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金民卿(《近代史研究》主编葛夫平代为宣读)和嘉兴学院党委副书记钱方明先后致开幕辞。嘉兴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吕延勤主持开幕式。
 
 
 
  金民卿表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长期开发的国家来说,环境是多元多层的,我们现在面临的自然问题有些是百年变动的结果,有些堪称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新时代要干新事业,有新作为,开拓新的道路,做出新的业绩,同时也要破解新的难题和风险。对于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来说,事业是新的,但自然环境是老的,老的环境能否承载新的尝试,其中的挑战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特别需要发扬“红船精神”,既要敢为人先,又要百折不挠,共同推进我们的环境建设和中国近代环境史研究。
 
 
 
  嘉兴学院党委副书记钱方明对诸位领导和专家莅临嘉兴表示欢迎。他向与会者介绍了嘉兴学院的悠久历史和办学特色。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高校,嘉兴学院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神圣使命,不仅成立了全国首个“红船精神研究中心”,还建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等平台,在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发展,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他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与全国史学界的交流和联系,力争在历史学科研创新方面产出更多优秀成果。
 
 
 
  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作了题为《多元的生态——“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之我见》的报告。他表示,传统的近代史叙事和近代环境史叙事之间存在张力,呈现出两种逆向而行的“近代”。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但是在具体研究的时候往往把二者割裂开来,而是应该把人类社会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里面去研究,两者是一个复合体。研究范围应从原来的小生态——一般环境史,扩展到大生态,也就是人与自然交互构成的一个复合体,把整个近代放在生态系统演变的脉络里讨论,讨论现代性是如何在人与自然交错过程中产生的。这样的现代性一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改变了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会引起我们对这一个现代性的思考,这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另外,夏明方教授认为,应该在全球生态系统的重组过程中来讨论近代中国的命运。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生态文明研究院王利华教授作了题为《探问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报告。他表示,环境史研究应该有一个焦点,即以生命为中心;关照两大要害:一是资源不足,二是污染过甚,一少一多,关乎生死;研究三大要素,即物质、能量和信息,近代科技、工业,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引起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推进过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革命;建立四个系统,即生命支撑系统、生命防卫系统、生态-社会组织系统、生态认知系统;从五个维度进行研究,即时间、空间、数量、结构、秩序。最后,他从回到经典、瞻前顾后、重视人口、抓住中介、以人为本、面向社会、辩证统一七个方面对未来近代中国环境史研究提出建议,指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进步,还包括更深层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调整。近代环境史研究将进一步确证中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本次论坛共有30余位学者报告论文,设四场,每场两组,共8组。论文大体呈现出以下特点:(1)多学科和跨学科色彩鲜明,论文选题涉及历史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公共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2)新史料与新视角叠加。(3)多地区与长时段结合,研究对象包括东北林地、内蒙古大黑河、长江水利、黄河水文,以及江南水质与西南环境变迁,研究时段则从明清一直延伸至新中国成立后。参会学者围绕医疗卫生、环境与灾害、环境与水利、黄河治理、动植物,以及农林与山地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第一个专题为“医疗卫生”。南开大学余新忠教授、复旦大学高晞教授、中山大学(珠海)杜丽红教授分别就“鼠疫”概念的形成及其知识史意义、介于自然神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身体学说与中国医学知识的重构,以及近代中国自然与健康政策的建构与施行等问题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心得。
 
 
 
  第二个专题为“环境与灾害”。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梁志平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尹玲玲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曹牧副教授、西南大学张亮讲师分别就清代以来江南水污染与水质环境,环境、灾害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近代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的变化与生态影响,以及近代中国城市水质的文本书写与认知差异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第三个专题是“环境与水利”。山西大学张俊峰教授、复旦大学王建革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徐建平教授、云南大学田宓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曾桂林教授、北京大学刘诗古副教授、嘉兴学院李云波讲师分别考察了晋南三村引洪灌溉而致的诉讼问题及不确定性世界,道咸年间的运河危机与清王朝的选择,晋绥边区水利改革及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地方政权建设的作用,清中期以来内蒙古大黑河的水资源配置与社会转型,近代洞庭湖区的围垦、聚落与环境,近代长江中游的沙洲变迁与滩地开垦,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江中游荆江分洪工程的建设,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第四个专题围绕“黄河”展开。郑州大学王星光教授、南开大学贾国静副教授、山东大学李发根研究员、南开大学张岩副教授就中国首座黄河铁路大桥的建造与纠葛、清代黄河下游滩地垦种、黄河故道之变与土地权属之争、国民政府战时治黄体制的运行及其困境等问题做了探讨,由此揭示生态变迁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第五个专题主要围绕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展开。青岛大学赵九洲教授、云南大学耿金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左承颖助理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荣华副教授分别就西柏坡地区水稻种植的历史,民国时期云南边区开发中的瘴疾、植物引种与移民,1940年代“发现水杉”事件,有益和有害动物的人为分类与近代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做了考察,为当今国家决策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借鉴。
 
 
 
  第六个专题是农林与山地。山西大学胡英泽教授、郑州大学申志锋助理研究员、浙江大学杜正贞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池翔助理研究员就近代山西吕梁山北段农家经济、近代以来豫北黄卫之间土地生态变迁与民众生计适应、民国诉讼山图中的山场知识和权利呈现,以及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奉天国有林的确权与争讼等问题做了探讨。
 
 
 
  除以上六个专题外,辽宁大学滕海键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周琼教授、山西大学张霞讲师、青岛大学马斗成教授分别就世界史视野下的中国近代环境史研究、近代中国西南环境变迁的历程与转向、刘大鹏与三晋第一形胜的景观重建、近代青岛海沙开采与环境扰动等问题做了探讨,从中折射出近代中国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面相。
 
 
 
  最后,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宋之霞副教授和《近代史研究》主编葛夫平研究员致闭幕辞,《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主任胡永恒主持闭幕式。
 
 
 
  宋之霞对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以及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成为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取得更大发展的助推器。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充分依托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政治资源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优势,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红船精神及其育人价值研究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推进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葛夫平对此次论坛主题选择、会议选址,以及坚持线下召开等情况作了说明。她指出,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之所以选择“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作为主题,基于四方面考虑:一是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考虑,通过研究历史上人与自然的互动,为当今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史学的资政和致用功能;二是从个人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来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自觉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三是为了推动学科建设,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来推动环境史学科从边缘走向中心,从新兴学科成为前沿学科,再从学术前沿成为学术腹地;四是从研究范式考虑,中国近代史有多种研究范式,它们都是以人类为中心,很少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我们应该将自然纳入研究对象,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她对与会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嘉兴学院的合作表示感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