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会议报道 | 第二届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薛刚 发布时间:2023-06-29 字体: 打印
作者:薛刚
发布时间:2023-06-29 打印
 
 
 
 
 
  2023年6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在西安顺利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四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名青年史学工作者,围绕中国近代史前沿理论和重要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与讨论,持续推进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李贵安教授在会议开幕式致辞中介绍,陕西师范大学作为党和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的唯一一所部属师范大学,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建校之初就开设了历史学科,至今已有79年。历史文化学院设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中国近代史学科在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下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以黄正林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凝练了西北社会经济史、陕甘宁边区史、中共党史等特色研究方向,产出了大量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
 
 
 
  《近代史研究》主编葛夫平研究员在会议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举办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是《近代史研究》近年来在学术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进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传承、学术创新与学科建设。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是智慧之学、有用之学,中国具有重视历史研究的悠久传统。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历史的重要作用,将历史学科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历史学在今天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青年学者应该抓住时代机遇,为史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葛夫平对青年学者开展历史研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增强历史研究的现实观照,积极回答时代之问、回应时代关切;二是努力培养历史思维,提升理论水平,以防止迷失在资料和细节的汪洋大海中;三是敢于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坚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论坛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秉忠教授主持。他表示,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推进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必将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次论坛在征稿环节得到青年学者的热烈响应,共收到稿件460余篇,经匿名专家严格评审,有80篇论文入选。会议分为6场,每场同时进行3组讨论。参会论文选题广泛,既涵括了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学术史等比较成熟的领域,也涉及生态环境史、公共卫生史、日常生活史、新文化史、物质技术史、情感史等近年受学界关注的新兴论域。参会论文的质量普遍较高,有几个突出的优点:一是论文的选题有新意。青年学者们视野开阔,问题意识明确,对晚清外债运作、民国地方治理、红军通信技术、边疆地区抗战、知识体系建构、西北区域历史等主题都有深入思考。二是史料极为丰富,这在外交史、社会史方面的论文中表现尤为突出。青年学者们发掘运用了中文、英文、日文、俄文、西班牙文等多种语言的史料,其中既有政府档案,也有此前不太为人关注的企业资料。借助这些新史料,参会论文对既存研究有相当的推进。三是论述比较深入。与会学者对个案进行深入考察的同时,也注意将其纳入到更大的历史进程中。部分学者还交叉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分析具体史事在不同历史脉络中的多重面相。
 
 
 
  为了帮助与会青年学者修改论文、掌握研究方法,论坛组委会特别邀请10余位长期深耕于近代史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参会论文提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建议,对青年学者予以针对性的指导。
 
 
 
  在总结分组讨论基础上,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座谈。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张凯教授表示,史学研究应把源头和流变联系起来思考。时间上要古今贯通,在中国这样一个延续性、传承性很强的国家中,研究者即使只研究某个时段,他心中的脉络也应该是贯通的。在空间上要中外联动,现在“全球史”研究很热,研究者可以不去套用具体词汇,但要知道事与事之间、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有密切联系。在研究中要超越分科,用整全性的思维去解决历史问题。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利民教授表示,参会论文给人启发很多,但也有一些小问题。研究视野上,青年学者不能满足于把问题本身讲清楚,还要有宏观的观察。史料运用上,外交史研究需要读大量外文史料,青年学者们做得非常好,但不少论文的中文史料有些边缘化。在新方法使用方面,不少青年学者在尝试新方法,比如把战争史和环境史结合起来考察,就是一种比较好的交叉研究的方式,但这样的做法还不太多。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李国芳教授表示,参会年轻学者视野很广,史料多元化,方法也多元化,青年学者应该利用这样难得的机会互相学习。要厘清现在学界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习新方法。他建议青年学者在报告论文时尽量做PPT,因为PPT内容简洁,有助理解,而且把论文凝缩到十张左右的页面,需要高度概括才能提炼出精华,是对论文重新构思的过程。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戴海斌教授表示,本次论坛选出的论文质量都很高,可以看到《近代史研究》编辑部有很好的选拔机制和选拔眼光,也显示年轻同行在语言、史料上有更充分的学术训练和很好的学术素质。就学术本质而言,有一部分是不会太过变动的内容,需要青年学者温故知新。他建议青年论坛可以加入学者互评环节,同辈间的交流可能会有不同于专家评议的效果,学术在相互切磋中才会有更直接的提高。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魏文享教授建议,首先,不能落入数据陷阱。真正好的研究不止要进行史实重建,论文的解释部分也能引起共鸣和讨论。第二,由于史料易得,要找一个空白点比以前容易很多,但这样的填补空白是不是有价值,要保持警醒。第三,部分青年学者倾向利用新发现的数据,常见的资料反而不看,通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来查找史料,这显然不够全面,要对各种史料融会贯通。此外,还要注意论文的写法。很多资料扩充成论文后,细节和过程很完整,但不好读。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左双文教授表示,他参加本次论坛的一个鲜明的印象是青年学者的外语水平都非常好,获取外文史料的能力也比之前强很多,不少论文都运用了大量的外文档案。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有些青年学者的个案研究做得很不错,细节重建很扎实,但写作能力还需要加强。如果想把文章写得很漂亮,就要花时间读一些古文,向老一辈的研究者学习如何表达。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张生教授表示,青年学者要开阔视野,首先要多听别人的话,听别人的话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要听别人讲什么是好的学问,不能自信过于强烈,不谦虚的人是学不好历史的。其次要多看别人的论文,看看别人是怎么运思的,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他怎么把这篇论文写得好看,一点都不枯燥。第三要多学习别人的老师,这不是对自己的老师不尊重,自己的老师当然是很好的,但是每个人都有局限。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先明教授着重谈了概念使用问题。他表示,参会论文中使用很多西方社会科学的概念,这是近年来历史研究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但还存在一些不求甚解的问题。例如有不少文章都用了长时段的概念,但并不是研究范围达到300年就是长时段,长时段指的是自然生态环境如何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还有不少论文使用社会转型的提法,这也是历史学者大量使用的概念。学者们讲隋唐转型、明清转型、近代转型,好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一个转型史,这距离历史事实有点远。使用一个概念最好先有所限定,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才能形成可以共享的学术话语。
 
 
 
  论坛闭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正林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李文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湛晓白副教授、四川大学何志明副教授分别代表A、B、C三组做小组总结。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郭响宏教授致闭幕辞。郭响宏表示,在我们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之下召开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论坛邀请各位资深专家为青年学者提供指导,来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对青年学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感谢《近代史研究》编辑部让学者们共聚一堂,在建设学术共同体的理念之下,共同推动近代史研究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