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下午,近代史研究所近代文化史研究室举办近代文化史系列讲座第1讲,邀请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学衡研究院院长李恭忠作题为“何谓‘哪逊’——近代Nation概念的复调演进和中国回响”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近代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彭姗姗副研究员主持,所内外50余名学界同仁参加。
李恭忠教授基于“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史研究理路,探讨近代nation概念的演变脉络及其在东亚特别是中国的传播和影响。首先,他引用孙中山1924年关于“民族主义”的演讲,指出其对名词“哪逊”的理解含有国族与民族之双重歧义。由此引入1939年顾颉刚发表《中华民族是一个》及其与费孝通的论争,并将这一论争置于近代nation概念在欧洲的复调演进脉络中分析。他指出,nation概念包含法兰西式和德意志式双重理路,前者侧重于统一的政治共同体和自觉的政治意愿,后者侧重于语言、文化乃至种族的同源和同一性。至19世纪晚期两种理路趋于汇流,nation成为政治学话语的基石概念,而同样也被译为“民族”的ethnos则成为人种学话语的基石概念。两者在内涵和使用语境上泾渭分明,并非居于相同维度。
接着,李恭忠教授追溯了近代nation概念自西向东的跨文化传播和流变。直至19世纪中后期,nation在东亚地区主要基于法兰西式理路,大多被译为“邦”“国”或者“国民”。明治日本中后期,逐渐偏向德意志式理路,将其译为“民族”,突出种族和文化的内涵。戊戌前后日制新词“民族”传入中国,与“人种”“种族”概念和中国传统的“族类”观念相互纠缠,且与现实政治变革潮流相互激荡,产生深远的影响,也造成相关概念的混乱。此外,原本是人种学的专门学科ethnology在“民族学”名义下在中国迅速发展,概念混淆的情况变得愈加严重。20世纪前期,梁启超、孙中山、顾颉刚等人倾向于在一体的“中华民族”或者“国族”意义上使用nation概念。这样的探索和见解体现了nation概念在本土情境下的创造性发展,更加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境。
最后,李恭忠教授从具体研究谈到方法论层面的思考。他认为概念史研究属于跨学科的基础研究,具有知识反思功能。在“全球在地化”的学术视野下,借用孙江教授“鹰之眼、虫之目”的比喻,结合整体脉络宏观把握和微观事实局部深耕,系统梳理一系列近代关键概念和相关知识体系的生成演变脉络,理清其中潜藏的深层问题,对于促进相关领域知识反思和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升学术研究的理论自觉和政策制订的针对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自由讨论环节,邹小站、彭姗姗、刘文楠、宋广波、李珊、吕文浩、冯淼、王豪、卢华、王波等同仁与李恭忠教授进行交流,论及概念史与思想史、政治史的贯通研究,nation概念的中文翻译与中国实际国情的关系,与传统“国”、“族”等术语、义理的关联,苏俄方面的影响,以及概念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歧变,概念史研究对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作用等重要议题。
本场讲座历时3小时,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