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下午,由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华民国史系列讲座2025年第2讲(总第7讲),在中国历史研究院阳明厅举行。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志云作题为“外汇、贸易控制与1949年大崩溃”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民国史研究室主任李在全研究员主持,所内外20多位学者参与活动。
张志云教授长期关注国际贸易史、海关史、帝国殖民史等研究。对于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败亡的原因,以往学术界较多从政治腐败、军事无能、民心向背、经济恶性通膨等方面进行探究,而张志云教授则主要从1948-1949国民政府崩溃的金融和贸易的角度进行探析。
张志云教授梳理了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以及汪伪政权总税务司统计科1942-1943年的贸易册、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的海关贸易册,以及国民党政权撤退时广州总税务司和台北总税务司的报告,纵向对比全面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外汇、贸易和恶性通货膨胀因素,横向比较全面抗战时期汪伪政权与美国及日本的贸易关系、解放战争时期宋子文与张嘉璈在经济理念的歧异与论争,由此展示法币、金圆券和银圆券三套货币的货币政策的三种储备金的利弊得失。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高层在外汇和贸易管制等问题上分歧较大,宋子文主导外汇及进出口贸易政策等,造成外汇严重不足,引起蒋介石的不满。张志云认为,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政权的军事失败和货币改革失败几乎同时发生。在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下,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和财政金融局势十分严峻,于1947年开始走向崩溃。蒋介石、宋子文等国民党政要把希望寄托于美国援助和支持,以稳定经济局势、挽救政治危机。国民党政权在美援迟缓、军事被动、外汇奇缺的情势下,仓促进行币制改革,于1948年8月出台金圆券,可谓是一场政治豪赌。金圆券的出台及其大幅度下跌,加剧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金圆券发行之后,国民党政权在短时间内从民众身上榨取1.7亿美元,也因此彻底失去了国统区的民心,并导致国民党军队丧失抵抗力。三大战役后,金圆券完全崩溃。币制的失败与三大战役的军事失败相结合,使国民党政权再也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张志云认为,国民党政权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一方面严重打击了市场运行机制,另一方面造成国民党政权更大程度上的经济腐败。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在有计划的经济体制下,很少出现货币贬值现象,解放区人民生活安定,欣欣向荣,有力量和愿望支援前线。这也是共产党获得民心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自由讨论环节,刘文楠、李珊、李志毓、王钊、张超、卢华与张志云教授进行交流,深入探讨了财政、金融、外汇、贸易等因素在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败亡中的分量。本次活动历时两个半小时,在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