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近代史研究所樊百川研究员家属向研究所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赠再版著作

作者:崔军 发布时间:2025-09-17 字体: 打印
作者:崔军
发布时间:2025-09-17 打印
 
 
9月16日,近代史研究所樊百川研究员女儿樊采芸女士向父亲生前工作的近代史研究所捐赠为其父亲再版的重要著作《清季的洋务新政》(全二卷)《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淮军史》,三部集中再版的著作均由上海书店出版社2025年5月出版;同时还捐赠2007年4月再版的《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共计3部著作133册。其中,向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捐赠樊百川研究员所著《清季的洋务新政》(全二卷)《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淮军史》等图书,共计3种10册。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于俊霄代表全所,满怀敬意地接受了樊采芸女士这份厚重的馈赠,并表示诚挚谢意。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馆长袁立泽代表全馆向樊采芸女士表达衷心感谢并向其颁发“赠书证明”。
 
 
 
于俊霄(左)向樊采芸女士表示诚挚谢意
 
 
 
于俊霄向樊采芸女士表示,樊百川先生于1951年自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史学研究工作,曾任近代经济史研究室负责人,1987年退而不休仍笔耕不辍,一生潜心治学,对中国近代经济史造诣尤深。樊先生的学术生涯践行了近代史研究所首任所长范文澜提出的“二冷”精神。她向樊女士介绍范老讲的“二冷”:一冷是坐冷板凳,二冷是吃冷猪肉。樊百川先生一生的学术成果不求量而求质的求索精神,在治学上恪守范老“充分占有材料,通过联系和分析,去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性”的原则,笃实求真、精益求精的治学本色,时隔三十年于今年再版的三部著作接继服务社会,激励着我们历史学年轻学者承继先辈风骨,在新时代续写近代史研究史学领域的辉煌篇章。
 
 
 
于俊霄与樊采芸在研究所范文澜铜像前合影,离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崔军、武文娟陪同。
 
 
 
 
随后,于书记陪同樊女士参观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袁立泽馆长向樊采芸女士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的藏书并颁发“赠书证明”。袁馆长表示,图书档案馆的藏书将为学术研究、文化传承提供有力支持,对受赠的著作会妥善保管和利用。
 
 
 
 
樊百川先生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所著《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一书,在海内外有关学者中产生较大影响,曾获四川省优秀图书奖,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中获得优秀专著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樊采芸女士由衷感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受赠方对樊百川先生研究著作的保护传承和珍视,并希望其父亲的著述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惠及更多的人。
 
 
 
摄影:武文娟、郭蕾)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