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中国现代文化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抗战文化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行

作者:彭姗姗 发布时间:2025-10-03 字体: 打印
作者:彭姗姗
发布时间:2025-10-03 打印
 
 
 
2025年9月27日,中国现代文化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抗战文化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国内外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四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由中国现代文化学会理事虞和平研究员主持,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夏春涛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张生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理事梁晨教授分别致辞。夏春涛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自深重的生存危机转而走向民族复兴的转折点。这种转折于军事、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诸方面俱有所表现。其中,文化在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厥功至伟。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集中表现在唤起中国人民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两个方面。抗战文化建设,为增进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张生介绍南京大学历史学科的百年发展史、及其对于中国现代历史学发展的贡献。梁晨肯定本次会议主题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鲜明的时代意义,认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一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军事抗争,更是一场淬炼民族精神、凝聚文化力量的伟大实践,并介绍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尤其是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深耕抗战史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如《南京大屠杀史料集》(72卷本)、《南京大屠杀全史》(3卷本)、《中华民国专题史》(18卷本)等。
 
 
 
会议共有四场学术报告,分别由左玉河、梁景和、张生、赵立彬主持,虞和平、梁景和、张生、孙伟平、左玉河、陈宇翔、邹小站、赵立彬、张仲民、宋广波、邱志红、张凯、冯淼等学者报告了论文。整体看来,论文报告和学术讨论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首先,与会学者对于文化抗战达成高度共识,并对深化文化抗战研究的路径进行探讨。学者们普遍赞同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文化抗战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维度,而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文化抗战、抗战文化、抗战时期的文化等关键概念的意义,对文化抗战中各方力量的活动、相互关系、作用等要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注意加强综合研究与比较研究。
 
 
 
其次,论题丰富,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地对文化抗战展开讨论。学者们不仅分析了红色文艺、科学小品文等文化作品,还关注到婚姻制度、职业教育、文化仪式、儒学传承等广义的文化实践,并讨论文化民族主义、文化共识等理论问题,表现出多维度的特征。学者们非常重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抗战活动,也有学者注意到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文化政策与孔子诞辰纪念等官方活动;在集中关注国内文化实践的同时,也有学者注意到海外侨胞的活动,表现出多视角的特征。学者们既着眼于国、共高层的文化理论与政策,又着意发掘根据地人民、边区作家的具体实践,并注意将理论与实践、上层与下层、个人行为与历史结构结合起来展开考察,表现出多层次的特征。
 
 
 
最后,将中华文化传统与新民主主义文化贯通考察,将抗战史、解放战争史通贯研究。近代以来的文化危机源于传统文化无法应对现代挑战,西学的输入、五四新文化的产生、儒学重建乃至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问题。循着这一线索,学者们讨论了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吴虞对严复译作的接受与阐发、蒙文通与钱穆的经学研究等问题。还有学者指出,要深刻理解抗日战争的深远影响,必须加强对于解放战争史的研究,而后者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成果稀少、叙述简单、议题单一,亟需学界投入力量,大力发展。
 
 
 
闭幕式由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邹小站研究员主持。梁晨做学术总结,就进一步深化抗战研究展开讨论,并提示抗战研究需高度关注中国西部地区尤其西部资源储备、抗战时期西部开发对于争取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邹小站强调,文化抗战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文化是中国现代新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值得深入研究。
 
 
 
本次会议在双重意义上为抗战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作为一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将有力推动抗战文化研究。作为一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活动,会议本身也构成了一种弘扬抗战精神的当代实践。
 
 
 
学术研讨会之后,召开了中国现代文化学会第七届第6次理事会会议。会议审议并同意增补王波、卢文超、冯淼、刘晨、李政君、张凯、张仲民、张德明、陈宇翔、胡恒、倪玉平、彭姗姗等12人为学会理事,同意增补彭姗姗为学会副秘书长。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又听取中国现代文化学会胡适研究专业委员会、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区域文化专业委员会、宋教仁研究专业委员会、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等五个分支机构负责人关于分支机构换届整改工作进度的汇报。夏春涛会长总结本次理事会会议,布置学会未来工作并提出了相关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