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鹏 | 抗日战争史宏观理论框架建构之我见
【内容提要】
本文是对抗日战争史的概论式研究,试图建构抗日战争史宏观理论框架,阐明抗日战争史研究应坚持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也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研究抗战史所必须坚持的观点。全...
28
2025-10
2025-10-28
弗朗西斯科·费雷斯 | 拉丁美洲与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全球视野下的考察与比较
本文旨在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的参战历程,并就其与中国在同一战争中的相关经历进行比较,探讨二者之间的若干相似性与差异性。尽管中拉双方地理位置相距甚远,历史发展道路迥异,但它们在战争前期、中期和...
25
2025-10
2025-10-25
白永瑞 | 全球本土史视阈下的中韩二战共同记忆
2025年8月15日是韩国光复80周年纪念日;日本将这天铭记为战败日,以悼念战殁者并祈愿和平。中国则于9月3日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种差异化的历史纪念,反映了各国在国别史框架下形成的不同历史记忆。我们能否在尊重各国...
22
2025-10
2025-10-22
娜塔莉娅·列奥尼多芙娜·玛玛耶娃 | 抗日战争时期的苏联与中国
日本于1931年入侵中国东北引发的抗日战争,至今仍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全面抗战(1937—1945)进行系统研究之后,学界已形成新的二战史观,充分证明了中国的抗战实为二战不可分割的重要篇...
10
2025-10
2025-10-10
王建朗 | 漫议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阵营组合
整整8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盟国的胜利而告终。战争胜败,有诸多因素发挥重要影响,其中,反法西斯盟国阵营的形成是一个基本要素。我们不难理解这样的记述,为何在听闻珍珠港事变爆发的消息后,重庆会出现欢欣鼓舞奔走...
30
2025-09
2025-09-30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不同时期俄罗斯历史著作的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战斗的惨烈程度、斗争的残酷性,都是人类历史上所有其他战争无法相比的。二战的主要发动者和罪魁祸首是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统治集团在20世纪30年代推行以武力建立霸权并瓜分世界的政策。在严酷...
26
2025-09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