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一般文章

汪海涛 | 《抗日战争研究》30年论文主题探密

发布时间:2023-02-09 字体: 打印
发布时间:2023-02-09 打印
 
 
  作为国内研究抗日战争的主阵地,《抗日战争研究》是近现代专项史研究最为著名的权威刊物之一,研究抗战史,不能不关注这份期刊的发展动向。自2018年因工作需要涉足抗战史后,笔者收齐了该刊自1991年创办以来全套期目,浏览1991-2021年所有文章目录后产生了一个想法:将该刊历年文章的主题加以梳理,可以大致了解国内抗战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了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没有深入、热点和趋势如何等等,有助于抗战史青年学者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一、《抗日战争研究》本身的分类整理
 
 
 
  《抗日战争研究》从创刊伊始就对上一年度的抗战史文章进行梳理,附在本年度最后一期,分为总论、日本侵华、抗日救亡和局部作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共关系、国民党统治区与正面战场、中共抗日根据地与敌后战场、沦陷区、中外关系和国际援华、人物共九个主题。
 
 
 
  从1992年开始,该刊将当年的篇目索引登在年度最后一期上,分类基本相同,去掉了统战和沦陷区的分类,加上了书刊书评和学术信息等。此后分类有所调整,90年代后期保留了总论和日本侵华,其它内容分类为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中外关系、人物等,增加战争遗留问题研究。2000年后将若干大项合并,如军事与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并作一类,增加口述史料研究等。近年来的分类则充分简化,为特约论文、专题研究、海外译介、会议综述、问题讨论、青年会论文等,不再使用传统的分类方式。
 
 
 
  2011年第4期,学者张志一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抗日战争研究》20年所刊文章进行了总结,得出一些统计学上的结论,如发文呈现极度不均衡状态(发1篇文章作者比例过高),学术资源仍集中在少数学术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等。根据统计,1991-2010年共发表论文1026篇,其中标注第一作者年龄信息的文章197篇中,“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占全部论文比例最高,为23.38%,政治军事类和日本侵华类文章次之,分别为22.73%和22.08%,再其次是战争遗留问题13.64%,中外关系8.44%及人物研究7.8%。作者认为,有关学术史整体结构和变迁的研究,很难仅凭研究者主观定性,必定需要相关的定量考察,但数据信息不可能没有误差,定量研究也要和定性研究互为补充。
 
 
 
二、对《抗日战争研究》三十年来发表文章的再分类梳理
 
 
 
  2021年是《抗日战争研究》创刊30周年,著名学者王建朗在该刊发表了《回顾与前瞻——抗日战争研究三十年》,对抗战史的阶段性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祁建民、苏圣雄分别综述了三十年来日本和台湾学界的情况。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文章将《抗日战争研究》这三十年发表的论文在整体上加以具体分析,笔者才识不逮,亦不能为之,只能作一粗略的分类梳理抛砖引玉,希望对致力于抗战史研究的同仁有所帮助。
 
 
 
  笔者以下分类,采取大项和专项结合,共分16个主题。由于提及论文数量过多,为方便起见,文章名实为标题大意或内容梗概,和原文标题有出入。括号内表示xx年第x期,以供检索,在本文叙述中,2000年以前称早期,2015年后称近期,其余称中期。
 
 
 
 
 
 
  (一)综述(含会议总结)类,计有147篇。早期主要内容包括“九一八”事变(91.1)、抗日根据地研究(91.1)、局部抗战综论(91.1)、卢沟桥事变(92.3)、西安事变60周年(97.1)等,学界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逻辑还是以大事件为主,一开始题目都做得比较大,如《抗日战争的中国总格局》(91.2)、《中国抗日战争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贡献》(91.2)等。也有一些专题性的内容,如重庆抗战陪都史(94.1)、滇西反攻作战(95.1)、云南抗战史(95.1)、迫害劳工(98.4)等,到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细化。1999年第3期做了各方面抗战史研究的回顾,如日军侵华史回顾、国共关系研究50年、抗日正面战场述评、抗日敌后战场述评、沦陷区和伪政权、抗战时期中外关系研究述评、抗战时期的思想文化研究、50年来抗战资料整理的历史等等。2000年又有一批,包括细菌战问题研讨综述(00.1)、中日关系、(00.2)、抗战与人口(00.2)、慰安妇问题(00.2)、日中战争史(00.3)、日本战争责任(00.3)等。
 
 
 
  中期的综述类开始分区域、分专题地具体化,例如90年代对抗日根据地的研究是总体论述的,中期会有针对部分地区的,如陕甘宁边区史概述(08.1),也有针对某一学科的,如抗日根据地社会史研究回顾(04.2)。许多进行细化的内容集中在日军侵华带来的直接损失、次生问题上,包括军事上和经济、社会上的,主要文章有80年代以来惩治汉奸研究综述(10.4)、抗战时期难童救助研究(11.2)、细菌战述论(11.3)、大后方抗战史料整理(12.1)、近20年的空袭与反空袭研究(12.2)等。
 
 
 
  中期另一个主要特点是抗战史视野的扩大,并与中日关系史、二战史和殖民地史联系日益紧密。从2000年开始,每年都进行中日关系史的述评,介绍海内外的研究成果。2011年开始运用中日共同史的说法:如中日共同史的方法和理论(11.1)、中日共同史的研究课题(11.1)、战争记忆和东北亚(11.1)等。
 
 
 
  2015年第4期介绍了在复旦举行的抗战史研究沙龙对抗战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强调抗战史研究需要国际视野,尤其要加强对日本方面资料及研究成果的重视和挖掘。该文关于战争军事史方面总结道,随着各类战时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起,传统的战争军事史研究却逐渐式微,至今没有相当分量的抗战军事战争史的研究著作问世,学界在战争的评价标准、战争伤亡人数、伤亡比等数据的运用与判定、如何在战争常识与各类统计数据中作出合理判断与取舍等问题上还有较大争议。
 
 
 
  近年来,综述类文章开始关注抗战研究学术史的发展,并强调与台湾、日本和国际抗战史研究互相补益。主要文章有抗战与台湾光复七十周年(15.4)、英美军事史对抗战军事史研究的启示(16.1)、抗战的东亚视角(16.1)、抗战研究方法和视野(16.1)、跨国史概念研究(16.1)、抗战史研究的新史料和新视角(16.2)、两岸共同书写抗战史(16.2)、加强抗战研究学术史的梳理(19.1)、抗战史在台湾(20.1)等。2017年“纪念全面抗战爆发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7.4)也指出,在抗战研究的方法上,要超越中国一国的视角,从各国对日战争和二次世界大战全局的高度来把握,在史料使用上应更多使用日文原始资料,如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的资料。
 
 
 
  2021年第1期,祁建民教授总结了日本三十年来对中日战争史研究的主要情况,苏圣雄总结了台湾学界抗战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大陆方面由王建朗教授在第3期作出四点总结,一是传统领域的深化,给一些政治性很强的问题提供了最为接近真实的结论,如抗战的领导权问题,由刘大年先生提出的“国共分别领导抗战”已成共识。二是新研究领域的开拓,如抗战大后方研究、社会史研究和沦陷区研究等。三是抗战史料的搜集整理和数据库建设成就,四是学术研究对社会认知的影响逐渐增强。
 
 
 
  (二)日本侵华史相关文章,计有123篇。早期侵华史相关论文聚焦在标志性事件上开展讨论,如华北事变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91.1)、从九一八、一二八到七七、八一三(92.1)、九一八后日本对奉系官僚资本的侵掠(96.2)、满铁参与七七事变述略(97.3)、九一八与中国政局(01.4)等,中期也多有以此时间节点分析前后形势变化的文章,如九一八后对西蒙鸦片毒品入侵(02.3)、七七以前日本对华政策及其演变(07.2)、九一八与东北关内移民(07.2)、九一八后日本对华政策(11.2)、九一八后日本对中国留学生政策述论(11.3)、九一八后中日舆论战(12.4)等。
 
 
 
  日本侵华的政策理论和思想依据,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主要文章有:日本侵华战争的军事战略分析(91.2)日本侵华思想验证(95.1)、三笠宫反省文书(95.2)、中日战争初期日本的政略(96.1)、江华条约与日本大陆政策(99.4)、百团大战后日本对华北政策(00.2)、日本的侵略理论(02.1)、室伏高信《满蒙论》(02.2)、从“满蒙领有论”到“大东亚共荣圈”(02.2)、两次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主义及对外扩张理论(02.3)、七七事变前对华政策及演变(07.2)、近代日本“兴亚主义”(08.2)、日本的“北进”、“南进”战略(10.1)、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对日侵华战略判断(18.2)、泰平组合、军火贸易与日本陆军的对华政策(18.2)、英档中的田中奏折(18.3)等。
 
 
 
  具体案例方面的论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紧随战事进程所产生的暴行及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主要包括扫荡、轰炸和使用生化武器,如日军对晋东北、冀西、冀中的“三光”考实(93.4)、华北甲1855细菌战部队(02.1)、1855部队的细菌战(03.4)、日本航空队广西暴行(03.4)、重庆自来水公司对大轰炸应对(13.1)等。
 
 
 
  还有一类是日军及其特务机关、傀儡政权在占领区的掠夺和破坏,牵涉到强征劳工、倒卖鸦片和资源攫取等,如华北工矿资源掠夺(93.1)、侵华战争对丝绸业的摧残(93.4)、蒙疆烟祸(98.3)、东北沦陷时满铁工人状况(00.1)、1931-1937年满铁使用华北民夫(00.1)、逼迫囚犯修嵊泗军防(00.2)、宏济善堂(04.1)、侵华日军对南京的鸦片毒害(04.1)、鸦片毒化对东北农村影响(05.1)、日本对中国钨砂的劫掠(07.1)、对山西工矿业的掠夺破坏(10.4)、日本军银系统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抵制和破坏(11.4)、对山西的毒化侵略(12.1)、近代日本在华秘密测量史(12.1)、越界侵渔和民国北京政府应对(13.3)、“献铜运动”(18.1)、1938-1941年对华北的金融管控(20.4)、兴亚院对华棉花调查统制(21.4)等,总结性文章可参考抗战损失的回顾与思考(06.4)、抗战财产损失(08.2)。
 
 
 
  早期关于侵华的组织机构,主要集中在特高课、满铁、株式会社等比较著名的组织和公司,近期出现了文部省(15.4)、外务省(17.2)、广东日本商工会议所(16.4)、陆军军命会社(19.4)、兴亚院(21.4)等。中期和近期还出现了不少较有新意的文章,如战争中的日本知识分子(08.2)、伪满“国家祭祀”(10.1)、日本对西安事变的观点和反应(12.3)、青岛日侨一·一二暴动(12.3)、“二·五附加税”(15.3)、战时日本殖民统治机构演变(17.2)、北欧各国对日本全面侵华的反应(17.3)、阎锡山和日军“对伯工作”(阎锡山字伯川)(17.4)等。
 
 
 
  目前日军侵华史的研究范围仍较为宽裕,其因有二,一是日军侵略的城市和地区较多,区域抗战史可细分到县、乡来开展调查;二是日本侵略的手段多样,涉及经济、文化、社会多领域,可运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另外需关注日本学者关于“日中战争史”的研究,2015年第4期庄司润一郎《对日本战争称谓问题的一个考察》,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学界对侵华战争的定义和看法,可供综述时参考;在2016年的笔谈中,笠原十九司提出了三个课题:1、中国城市被日本海军陆战队轰炸的情况;2、南京保卫战中阵亡国民党士兵家庭情况;3、发掘华中、华南地区日军“治安战”的事实,这些课题至今依然没有比较具体的研究。
 
 
 
  (三)人物及群体类,计有114篇。该类型论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谈涉在抗战中地位和身份极为重要的人物,他们的行动对历史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种是着眼于名人(多社会和文化名人)在抗战中的现实遭遇和心路历程。很显然,如果材料足够,后一种论文取材范围宽广,尚大有文章可作。以下仅就论文标题中出现的人名和团体作一简要统计:
 
 
 
  蒋介石16、汪精卫4、宋子文4、宋庆龄4、张闻天4、张学良3、阎锡山3、胡适3、陈诚3、宋哲元2、张自忠2、胡文虎2、马相伯2、刘少奇2、蒋经国2、毛泽东1、周恩来1、冯玉祥1、王世杰1、胡乔木1、叶挺1、陈独秀1、龙云1、顾祝同1、何应钦1、陈毅1、陶行知1、胡汉民1、邹韬奋1、张发奎1、饶漱石1、陈公博1、郑孝胥1、杜月笙1、黄炎培1、彭德怀1、张群1、丰子恺1、陶希圣1、朱家骅1、韩德勤1、胡宗南1、薛暮桥1、吕振羽1、高鹏团(抗日将领)1、朱蕴山1、萧振瀛(抗日将领)1、杨杰1、郑延卓(赈济委员)1、吴大琨1、吴鼎昌1、林可胜(华侨生理学家)1、杜重远1、蚁光炎(泰国侨领)1、王劲哉(抗日将领)1、黎天才(张学良谋士)1、朱培德1、萨本栋11、王完白(上海医生)1、金毓黻(史学家)1、胡庶华(教育家)1、何其巩1、赖琏(CC系骨干)1、太虚法师1、黄体润1、穆光政(遇难学生)1。
 
 
 
  日方人员有野坂参三2、本庄繁1、牟田口廉也1、大山勇夫1、山下奉文1、土肥原贤二1、福原和胜(驻华武官)1、屉目恒雄(浪人间谍)1、林房雄(右翼文人)1;其他外籍人士有尼赫鲁1、卡尔逊(美海军陆战队军官)1、李约瑟(英国生物化学家)1。
 
 
 
  所涉团体包括台湾爱国文人、潮州同乡会、通城保安大队、上海宁波帮、东北民众救国会等。
 
 
 
  (四)外交相关文章,计有113篇。此类文章以论述中国与各国外交关系演变为主,如九一八事变后中苏关系调整(92.2)、中日战争初期德国对华政策(96.2)等,此外便是领土、资源、债务、国际援助等具体的外交问题剖析,如英国重占香港与中英受降之争(92.2)、1939年中英停付关税担保外债交涉(20.4)等。除日本外,论文中的外交对象统计为:美国33、英国20、苏联17、国联8、德国5、意大利3、缅甸3、朝鲜2、法国2、韩国1、丹麦1、瑞典1、荷兰1。直接出现在标题中的关键人物,有蒋介石、王正廷、顾维钧、陶德曼、居里(罗斯福特使)、宇垣一成、钱永铭、纳尔逊、张群、史迪威、萱野长知、罗斯福、罗文干、李顿、戈培尔等。
 
 
 
  (五)归类为政治,有120篇。抗战政治史研究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宏观层面的权威意见业已形成,主架构上难以再出新声,需要寻找客观性较强的支线课题。以下按6个小类别归纳主要文章:
 
 
 
  1、中共:皖南事变后中共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方针的确定(92.1)、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体制(92.1)、中共七次七七宣言(92.3)、皖南事变后毛泽东的形势估计和统战政策的变动(93.3)、共产国际和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策略比较(93.3)、八路军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机构演变(94.2)、抗战时期中共合法性探讨(96.1)、共产党与救国会抗日统战主张(97.2)、论中共的瓦解敌军工作(97.2)、中共中央军委沿革考析(97.4)、中共民主建政的历史考察(02.1)、抗战初期长江局研究(04.1)、1938年毛泽东与王明关系(06.3)、抗战后期中共政权的诉求演变(09.3)、中共冀南工作指示考(09.3)、二次合作期间中共民主政治斗争(12.2)、战后初期中共对日讲和政策(12.4)、抗战前期蒋介石对中共态度(13.1)、毛蒋会晤的流产(15.2)、西安事变与中共善后工作(16.4)、东北军与西安事变(16.4)、日本知识分子对西安事变的评论(18.4)、抗战时期中共的权力下探和社会形塑(18.4)、中共广东省委统战和民众武装工作(20.3)中共的社会基础(12.2)、1937-1949年中共节庆人像分析(15.1)。
 
 
 
  2、国民党: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政制建设(92.2)、延安整风运动对国民党的影响(93.2)、抗战时国民政府的战时政治体制(94.1)、抗战前期国共建大党谈判(96.1)论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纲领(97.2)、武汉抗战时期中国政治的特点(99.2)、战时国民党与基层党组织(03.4)、战时国民党政工与党务(07.4)、战时国民党在香港的党务工作(07.4)、行政院机构调整(09.3)、三青团对浙江基层的影响(10.4)、对伤兵的政治工作(12.1)、战时西康党务活动(13.1)、战时国民党的监察网(13.3)、南京国民政府忠烈祭祀制度(18.2)。
 
 
 
  3、其它党派组织和民主政治:中国青年党抗日救国主张(92.4)、国民参政会述论(96.3)、国民大会议政会(96.3)、抗战的第三种力量(98.2)、六参政员访问延安再研究(99.2)、皖南事变时期中间党派(02.4)、抗战时的三一学社(03.2)、国民参政会性质研究(09.2)、《今日评论》与抗战第一次宪政(09.1)、中共对国民大会的态度变化(12.2)、新运妇指会组织者群体研究(12.2)、二战与中国民主主义运动(14.2)。
 
 
 
  4、全面抗战前:“安内攘外”向“联共抗日”的政策演变(92.2)、1936年延安会议(96.1)、九一八事变后至1935年中共路线选择(96.1)、再探“不抵抗主义”(96.2)、“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研究(00.2)。
 
 
 
  5、地方政治:国民党新县制(91.2)、新桂系治皖(98.2)、战时四川县长的权责扩增(10.4)、国共县长比较研究(15.2)、战时地方军政对立(16.3)、地方博弈和国民政府基层治理困境(17.3)、国民党地方选举和派系角力(19.1)、1944-1945年广东军政关系(19.3)。
 
 
 
  6、伪政权相关:汪精卫降日卖国东亚联盟理论(94.3)、日本与汪精卫(99.1)、八路军新四军讨汪通电时间考(01.2)、蒋介石未对汪精卫投敌公开定性表态之分析(03.2)、汪伪对国民党政治符号的争夺(05.2)。
 
 
 
  (六)军事史相关文章,141篇。军事史是抗日战争研究的基础内容,三十年来已有不少成果,但依然存在大量空白或薄弱环节。发表论文主题包括重大战役战斗、战略战术、指挥系统和军事体制、政工党务、武器装备、军需后勤、军事教育等方面,其中在标题中直接标出具体战役的有39篇:八·一三淞沪会战7、百团大战6、平型关3、豫湘桂会战2、武汉会战2、长衡会战2、仁安羌战役2、南京保卫战2、一·二八淞沪抗战1、长城抗战1、徐州会战1、南口战役1、中条山战役1、洛阳保卫战1、忻口战役1、万家岭战役1、绥远抗战1、浙赣会战1、湖南会战1、天津抗战1、灵宝战役1、黔南会战1、台儿庄战役1、黄广会战1。
 
 
 
  以军种而言,空军有9篇:八·一四空战史实考证(92.1)、台湾方面研究空军抗战史概述(93.4)、八·一四空战战绩商榷(94.3)、抗战初期华北空中战场(95.2)、对轰炸日本的再认识(98.1)、抗战时期地面防空部队探略(11.1)、防空建设史料整理与研究述评(11.4)、援华航空队改编(19.1)、抗战后期对日航运的空袭(19.3);海军有3篇:抗战中海军战略战术(96.1)、一·二八中国海军(03.1)、蒋介石对海军人事的处置(14.4)。
 
 
 
  以战略战术之分,前者主要文章有:抗日战争有无战略反攻阶段(93.1)、论正面战场的战略反攻(95.3)、关于抗战的战略层次和阶段划分(95.3)、抗战何时进入战略相持(03.1)论辩(03.3)、抗战速胜论辨析(11.3)、发展华中战略(12.4);后者主要文章有:十八秋鲁西作战中方死亡人数(13.2)、苏援中共武器(13.4)、国军中的美械部队(17.2)、1928-1935年国军制式武器的选定(18.2)、中共山东抗日武装武器来源(18.4)、全面抗战时八路军作战原则(20.1)、镜泊湖连环战战绩考辨(20.2)、步炮协同(21.3)。
 
 
 
  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之分,前者有:论抗战初期正面战场重心转移(92.3)、抗战中军民伤亡数字(95.3)、论湖南战场的地位作用(96.2)、重评1944年正面战场(96.4)、国民党消极抗战(97.3)、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责任问题(01.1)、抗战时国军若干特质(14.1);后者有:怎样看国民党同意新四军开赴江南敌后(91.1)、冀中对敌斗争(94.2)、中共文献统计敌后日伪军比例初探(95.2)、中共武装解决拒降日伪军之管见(95.3)、新四军和浙江抗战(01.1)、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敌后游击战(06.2)、新四军发展华中(09.1)、中共敌后抗战与日军治安战的失败(10.4)、冀中1945年五一反扫荡(13.2)、中共抗战的三驾马车(15.2)、抗战和中共军事力量成长(21.3)。
 
 
 
  以日军或中国军队为主体区分,前者主要文章包括:太平洋战场的细菌战(97.4)、在粤化学战(98.4)、日军细菌战新资料(12.1)、鲁西霍乱作战(13.2)、日中十五年战争论(14.1)、近代日本陆军教育体系(17.3)、东亚整体战体制(19.4)、日第五大队毒气战(20.2)、1938-1941年华北治安战(20.4)、1942-1945年中美对日心理战合作(20.4)等;后者有:中国战区辖区及其演变(95.1)、国统区士兵的养成教育(03.4)及讨论(04.1)、抗战初期的国军整理(13.1)、国军编制嬗变(15.2)、军令部与战时参谋人事(15.4)、参谋教育体系(16.2)、抗战时期中央军委参谋部门军事职能(20.3)。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防大学主办的《军事历史研究》影响力不断提高,发表的一些抗战史文章颇有见地,也有使《抗日战争研究》军事类文章出现分流的趋势。事实上,由于《抗日战争研究》定位为综合性的抗战史学术刊物,向来也不太青睐战史考据、战术分析类“纯军事”的文章,这一点亦被杨奎松教授特别指出过,见16年第1期《抗战史应重视战争史研究》。
 
 
 
  (七)经济相关文章,有97篇。综述类有抗战时期经济研究述评(93.1),抗战时期的通货膨胀(99.4)等,分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财政:918后日本对中国财政的破坏(02.3)、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财政政策(03.1)、第三次财会和抗战后期财经政策(04.4)、战时浙江财政(09.2)、战时财政扩张与租佃制度(17.2)。
 
 
 
  2、税务:战时(四川)政府和商界税收关系(12.2)、四川营业税改革(13.3)、洛阳关的征税与缉私(18.3)。
 
 
 
  3、金融业:日本对华北沦陷区金融控制与掠夺(94.1)、法币政策与抗战(96.1)、国民政府抗战时期金融体制(97.4)、中国银行改组述评(01.3)、银行界迁移个案研究(01.3)、八一三时期上海银行公会(04.2)、法币价值稳定政策及作用(04.4)、上海银行公会对日伪货币金融战(05.4)、上海华商信托业(06.1)、浙江地方银行(07.2)、日本在华公债(09.2)、战时银行监理体系探析(10.2)、大后方金融网县银行建设(12.2)、大后方金融网构建(12.2)、中英平准基金(13.3)、日中战争与重庆银行业(13.4)、国民政府对晋察冀边币的处理(14.2)、平津存银问题(16.2)、山东地区铸币权之争(18.4)、抗战爆发前后国民政府现金转运(19.4)。
 
 
 
  4、盐政:抗战时抢运沿海存盐(96.3)、抗战时国民政府盐税(04.3)、抗战后期国统区盐政改革(04.3)、陕甘宁的食盐运销(04.3)。
 
 
 
  5、粮油:抗战时广州国统区粮食管理(04.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食统制(10.1)、抗战时国统区桐油走私(12.1)。
 
 
 
  6、纺织业:关税改定与棉业关系(00.3)、两淮纺织业(08.1)、棉田征实制度研究(10.2)、四川手工棉纺业(16.3)、1938-1939年大生公司对日本军管的应对(18.4)。
 
 
 
  7、商贸:上海孤岛与大后方贸易(94.3)、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集市贸易(97.1)、陈光甫与中美桐油贸易及滇锡贷款(97.1)、中德钨砂贸易(98.3)、广州沦陷后香港的外贸作用(03.1)、云南商人与对外商贸(09.2)、卢沟桥后北平商会活动(09.2)、太平洋战争时期对外贸易(13.4)、抗战初期的出口贸易统制(19.3)。
 
 
 
  8、农村经济:战时四川农业改良和农村经济(99.4)、江南农村经济的衰变(03.4)、陕西农贷(09.2)、广西农贷(09.4)、抗战时期湖南农业述论(09.4)、广东省银行农贷(11.4)、国统区农业推广体系下的农会(13.2)。
 
 
 
  9、企业:国民政府驻港企业研究(09.2)、民营工厂内迁的企业主(10.2)、1941-1944年广西企业公司研究(13.3)。
 
 
 
  10、工矿业: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矿业政策(93.4)、七七与华北煤铁工业(99.4)、抗战时陕西工业发展(02.3)、西北地区工业开发(03.4)、湖南工矿业(09.2)、抗战后期全国工业协会(09.2)、战时江西工业发展(10.4)、开滦煤矿(13.4)、陕西机制面粉业(14.1)、东南地区工业合作(15.1)、西安煤荒及因应(20.1)、黄海化学工业社(21.2)。
 
 
 
  (八)根据地和沦陷区并作一块内容,主要是敌后斗争和伪政府相关文章,共有105篇。总体性论述的主要文章包括:中共在根据地发动全民抗战的基本政策(92.4)、论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社会保障(97.2)、根据地救灾工作述论(02.3)、抗日根据地的科技队伍建设(08.3)、根据地的煤矿业发展(12.3)、弱平衡下的根据地生存(17.3)等。2019年第2期《中共革命根据地史研究》进行了综述。
 
 
 
  以XX根据地、XXX边区直接在论文标题中出现的,陕甘宁最多,有17篇;其次是晋察冀和华北各有9篇,淮北4篇;山东和太行各3篇;冀中、山西、冀鲁豫、晋冀豫各2篇;冀东1篇。近年来,中共内部如何整顿干部、进行教育成为一项重点,相关论文有抗日根据地整风审干(17.4)、中共在山东整风审干(19.1)、太行山党委整风运动(19.1)、中共晋冀豫1940年整党(21.3)等,还有一些和观念史、生活史、阅读史等结合的研究文章颇合潮流,如华北根据地抗属生存状况(13.2)、根据地基层干部待遇和廉政(14.4)、抗战相持期中共华北根据地干部的进退升降(17.2)、冀中堡垒户的形成(18.1)、《论持久战》在根据地的阅读和接受(19.3)、华北根据地打狗运动(20.1)、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日常生活(20.1)等。
 
 
 
  关于沦陷区的研究不多,整体论述有山东沦陷区研究(98.1)、江苏县镇“维持会”研究(02.3)、维新政府统治环境(10.3)、华北沦陷区基层实态(15.2)等,还有部分文章是与日本侵华史相结合的,如日本陆军和蒙疆联合委员会(02.2)、日本对山东会道门的操纵(03.3)等。另有一些探讨沦陷区文化、教育和社会问题的论文:沦陷区的言说环境(01.1)、沦陷区“色情文学”新探(02.1)、沦陷区青年投奔大后方(08.4)、沦陷时期的南京民间社会(11.1)、沦陷区良民证探赜(18.4)。
 
 
 
  反映国民党人员在占领区活动的文章更少,相对集中于90年代末:关于国民党抗日游击队的几个问题(97.1)、国共敌后游击队关系(97.1)、打入汪伪内部的国民党地下工作者(99.1)、战时渝方与汪伪地下斗争——以吴开先案为例(99.1),中后期相关研究较为沉寂。
 
 
 
  (九)南京大屠杀专题相关文章,有56篇。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论述对大屠杀开展研究的意义及中日论战。如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及其现实意义(91.2)、三十万南京同胞被屠的史实岂容否定(91.2)、关于侵华日军大屠杀的论战(92.4)、对日本“南京大屠杀”否定派的驳斥(94.4)、驳虚构论者对大屠杀事件的新攻击(97.4)、日本学术界各派大屠杀论点评析(06.4)等。
 
 
 
  还有一类是对遗址和资料的发掘,如德国档案馆藏相关大屠杀史料(92.4)、强逼“慰安妇”资料(93.4)、美国新公开大屠杀资料(95.2)、山田支队士兵战场日记(98.3)、江东门万人坑发掘考证(00.4)、德国档案中的大屠杀(05.4)、美国档案馆藏大屠杀记录(05.4)、尸体掩埋史料评介(05.4)、从市民呈文看大屠杀(07.1)、新发现埋尸资料(07.4)、滞留南京两名外籍人士考证(10.4)等。
 
 
 
  《抗日战争研究》就大屠杀事件的细节或某一方面开展研究的文章较少,仅安全区功能的错位(00.4)、大屠杀前南京市民社会心理(02.4)数篇。2008年《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创刊,并于2017年更名为《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刊物定位逐渐专业化,成为相关研究的主阵地,《抗日战争研究》刊登此方面论文明显减少。此后在2010年第3期刊发了日中共同历史研究回顾、国际历史对话、如何记忆大屠杀等文章,2013年第1期刊出步平先生文章:《南京大屠杀全史》和大屠杀的学术研究。
 
 
 
  (十)文化教育类文章共96篇。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日伪统治下的奴化教育,如伪满留日教育述论(97.2)、抗战时期山东的日伪教育(03.1)、汪伪留日学生教育(04.3)、华北沦陷区职业教育(07.2)、伪蒙疆留日学生政策(08.2)、关于殖民教育口述史的客观性(08.4)等。
 
 
 
  一类是抗战时期的国统区教育,包括抗战中的西南联大(97.1)、高校内迁与西南科技文化发展(98.2)、空袭威胁下的西南联大日常生活(02.4)、湖南教育发展述论(05.1)、迁渝高校考证(05.1)、抗战时中国留学教育(05.3)、中央大学的内迁重建(12.3)、内迁高校的地方化(14.3)、国立大学和国民政府(16.4)、国民政府教育部和留守高校(18.2)、1944年壁报风潮(18.3)等。
 
 
 
  此外还有根据地教育、华侨教育、基督教教育等,涉及文章数量不多。如抗战时教会学校内迁(98.2)、论晋察冀的社会教育(99.2)、延安女子大学评介(99.2)、抗战时江西保学教育(07.2)、陕甘宁新文字冬学运动(09.3)、抗战时基督教教育会(10.4)、1940年西羌族教会教育(10.4)、基督教育的抗日救亡运动(11.2)、晋察冀小学教育研究(12.3)、东南亚华侨教育研究(12.4)等。
 
 
 
  文化方面,有关新闻出版业的主要文章有:日伪在上海的新闻活动概述(93.1)、孤岛时期上海抗日进步报刊(93.2)、《新中华报》介绍(97.1)、抗战时浙闽赣出版业述论(98.3)、国民党新闻宣传策略(98.3)、抗战时的《东南时报》(03.2)、日伪时期南京的新闻传媒(05.3)、日占时期上海媒体文化的转变(10.3)、《自由论坛》杂志(12.2)、《时代批评》与人权运动(13.2)等。
 
 
 
  抗战文艺方面的主要文章有:近十几年桂林抗战文化研究(94.2)、抗战沦陷区文学研究述略(98.4)、抗战沦陷区文学研究述略(98.4)、抗战文艺研究60年(98.4)、中国接受苏俄文学初探(01.1)、旧体诗歌的复兴(01.1)、抗战与文艺现代化进程(05.4)、爱国画家的抗战贡献(05.4)、抗战与文艺现代化进程(05.4)、抗战漫画(05.4)、抗战文学研究概况(07.4)、湖南在抗战文化中的历史地位(07.4)、抗战歌曲(08.3)等。2007年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和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创办了《抗战文化研究》,此后该类型的文章逐渐有了更对口的投稿方向,在《抗日战争研究》上发表的数量显著减少。
 
 
 
  还有一类文章着眼于侵华战争爆发前后中、日知识分子处境和两国思想文化界的潮流,如七七事变前中间派知识分子抗日主张变化(92.2)、两种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思潮(95.2)、论抗战时的民族主义(96.3)、九一八后留日学生抗日救亡活动(96.3)、从日本文坛看侵华军国主义形成(98.4)、知识界关于宪政和抗战的讨论(06.4)、克里斯玛在日本(15.4)、九一八后日本社会主义者的转向(17.3)、战时后方知识分子贫困化(18.1)、国立大学新津演变(19.3)等。
 
 
 
  (十一)社会学相关文章,计有54篇。近年来我国社会学发展很快,与历史产生学科交叉,抗战史学者开始撰写探析抗战时期社会问题的文章,或是借用社会学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出现了黄道炫著《抗战时期中共的权力下探和社会形塑》等经典作品。直接以“社会”为题的文章有:根据地社会史研究(96.1)、抗日战争的整体性和社会性(99.4)、蒋经国赣南新政时社会动员(04.4)、华北蝗灾与社会动员(08.1)、陕甘宁边区展览会和社会发展(09.3)、山西戏剧运动和社会改造(11.3)、论乡村社会阶层流动(12.3)、战后初期上海社会中的重庆人和上海人(20.1)等。
 
 
 
  饥荒和难民问题是一个比较主要的课题,主要文章包括: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难民救济(93.1)、香港难民问题(94.4)、1939年晋察冀边区救灾度荒(94.4)、抗战初期的难民内迁(00.2)、抗战时中国的灾荒和人口迁移(00.2)、苏皖边区救灾度荒(08.1)、贵州赈济会的难民救济活动(10.4)。
 
 
 
  移民、妇女和结社等问题有:“满洲移民”诸问题探讨(02.2)、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婚姻家庭变革(04.3)、广东三灶岛农业移民(04.4)、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和婚外性(09.1)、妇女指导委员会和妇女动员(09.4)、广东保甲长群体研究(09.4)。
 
 
 
  个别文章提到了抗战和现代化的关系,如赣闽粤边区的第一次现代化浪潮(04.4)、抗战内迁和沿海省份内地城市的现代化(09.2)。如果仅将抗日战争时期看作时间上的变迁带来的事件组合,那么抗战史研究的意义深度就大打折扣了。抗战时农业化的中国面对工业化的日本,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行政组织体制来最大限度地调集资源,以趋向于现代民族国家的范式进行社会改造,从而达到综合实力的相抗,所以这一块还大有文章可作。
 
 
 
  其他文章还有:论抗战时期的新生活运动(92.3)、滇西抗战与龙潞边区土司制度(94.2)、伪满劳动界民族结构和民族间关系(04.1)、江苏抗战前后忠烈祠功能嬗变(11.1)、山西一贯道(17.1)等。
 
 
 
  (十二)国防动员相关有59篇。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指国家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采取人力、物力、财力的统一调配,因此本文中将其和兵工、兵役、军粮一起罗列。直接论述国防动员的文章有:抗战时国民精神总动员(04.1)、国民政府兵员动员述评(08.4)、国民政府的人力管制(08.4)、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抗战动员(13.1)、抗战时期总动员体系建设(14.1)、国家动员、民族话语和边疆治理(17.2)《新光杂志》和华北女性战争动员(21.4),此外还有一些机构的介绍,如国防参议会简论(95.1)、国防设计委员会述略(09.3)等。
 
 
 
  兵工相关论文有:九一八后调整兵工事业述论(93.2)、抗战时大后方工业科技(96.1)、重庆兵器工业基地的形成及意义(05.2)、抗日根据地兵器工业的建立和运作(09.1)、全面抗战前兵工署对陆军兵工业的整理(20.3)等,此外还有几篇关于空军、防空和水上力量: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96.2)、抗战与中国工业现代化(09.2)、抗战前民间防空建设(09.3)、民船征用问题(10.1)、广东捐款献机述论(13.2)等。需要注意的是,涉及兵工方面的文章,应略读经济类下关于工矿业的文章,对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有基本的了解。
 
 
 
  兵役方面早期重要文章有抗战时期国军兵员的补充与素质变化(92.3)、抗战时期国军各阶层出身及素质分析(93.3)等,往后对这一议题探讨不多但有所细化,如抗战时期贵州役政初探(08.4)、监犯调服军役(10.3)、战时湖南兵役初探(13.3)等;军粮的主要议题是江西、山西、四川、河北、福建等地的粮食征供和相关制度,包括粮食管理政策、公粮累进税、库券制度等,近年来有个别文章视角更为聚焦,如国军士兵副食获取和驻地军民关系(21.1)。
 
 
 
  2019年第4期关于“战争动员与抗日战争”有一篇研讨会综述,就国民政府总动员、抗日根据地动员和建设、国统区基层动员和沦陷区的动员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其中从日本的视角来讨论战争动员,包括防疫、粮食统制和在华宣抚问题,是比较新的议题。
 
 
 
  (十三)地理和交通相关19篇。主要文章涵盖铁路、公路建设,云南马帮、西北驿运、内河航运、抗战时大后方和陕甘宁边区的交通运输事业、日军的交通统制和西南运输总处等交通机构,还有一篇关于交通法规的分析。
 
 
 
  (十四)华侨和台湾问题27篇。主要文章包括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台湾的抗日斗争、各地区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持(朝鲜、沙捞越、菲律宾、非洲等)、国民政府的侨务工作、国民党对台湾的调查和宣传等。
 
 
 
  (十五)救护和卫生专题16篇。最早一篇也是1990年代唯一的一篇,介绍了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的情况(93.4),2006年两篇是关于战时儿童保育会的,2009年两篇是关于防疫的。近十年来,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触及“公共卫生”等更多带社会学性质的话题,研究文章有所增多,包括建设新赣南的社会救济(10.1)、四川公共卫生事业的现代化(11.2)、华北八路军士兵的日常卫生(19.3)等。
 
 
 
  (十六)战后审判和战争遗留问题一直是抗日研究的大头,也是抗战史专业“存史资政”的主要田地,共有文章126篇。其中也有不少是日本学者所作,应特别予以关注。战犯审判方面文章有:国民政府审判侵华战犯略论(95.3)、东京审判的反思(97.3)、第一个审判战犯的提篮桥监狱(98.4)、东京审判和中国(01.3)、丸子内法庭丰田副武审判研究(20.1)、澳大利亚军事法庭对台籍战犯的审判(21.4)等。南开大学宋志勇教授在2016年第2期的笔谈中,介绍了我国东京审判史料的收集和出版工作,可作参考。
 
 
 
  战争赔偿方面文章有:日本与德国战后国家赔偿及个人赔偿比较研究(95.3)、战后日本对华赔偿(97.3)、日本企业的战争责任及赔偿(98.1)、战争受害者索赔判决(00.1)、平民个人受害赔偿的国际法依据(01.3)、日本对亚洲国家的赔偿立场比较(02.3)、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判决(02.4)、日军遗弃化武及5.15判决书(03.2)、中日民间赔偿评述(03.4)、苏军拆迁东北工矿与战后赔偿研究(04.2)、中国政府放弃对日赔偿的因素(08.2)、战后美军对石井四郎的调查(13.2)、战后上海民营轮船业的索赔(19.1)、战后运沪赔偿物资的分配和利用(19.2)。相关研究成果多关注宏观性问题,如政策、立场等,直到近年来才有少量具体赔偿执行情况的研究文章。
 
 
 
  关于日本在战后如何看待和认识其战争罪责,有以下文章:战后日本教科书问题(95.3)、日本在败降过程中维护天皇制的活动(95.3)、论战后日本存在的皇国史观(95.3)、日本为何不能坦诚反省(95.3)、日本人的战争认识(99.4)、1952年台北和议的日本逃责(00.2)、1980年代军国主义史观和新保守主义(00.3)、日本侵略与日本人战争观(00.3)、歪曲历史的“国民运动”(01.2)、对靖国神社的历史考察(01.4)、新历史教科书和战后国家认识(01.4)、日本学生的战争认识(02.4)、“一亿总忏悔”和天皇复位论(03.1)、靖国神社与日本外交(06.2)、日本基督教与战争责任(09.1)、申报中的靖国神社(16.1)等。这一块还牵涉到日本殖民地史研究,相关论文有战后日本人对华殖民地史研究(95.1)、关东州司法制对大连殖民统治(04.3)、1937-1945年北京西郊新市区殖民(17.1)、战时日本殖民统治机构演变(17.2)等。
 
 
 
  追究日本战争责任还有两方面内容牵涉现实案件,即劳工和“慰安妇”问题。前者有花岗事件(92.4)、强掳虐待劳工真相(95.4)、掳到大阪的劳工(98.1)、花岗惨案受害者诉讼(98.1)、强掳劳工人数考证(99.2)、迫害致死的劳工(00.1)、华北劳务掠夺体制(02.3)、战后赴日华工问题(04.4);后者有强迫中国妇女作“慰安妇”实录(92.4)、关于朝鲜妇女充当挺身队问题(92.4)、关于日军“慰安妇”制度辨析(97.3)、“慰安妇”与日本战争罪责(99.2)、强征山西“慰安妇”(99.2)、上海慰安所调查(99.2)、“慰安妇”与日本战争责任认识(00.2)、慰安制度的国际化(06.2)、四川北路慰安所研究(06.2)等。相关论文集中在早期和中期,近年来也逐渐转移阵地至《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出现性别维度、口述史、制度史等新的研究视角。
 
 
 
  抗战史研究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学术体系,但抗战史学科的完整性还不够,各细分领域研究的深度、广度和角度都不一样,仍有许多问题亟待开辟和再探讨。笔者以为,对《抗日战争研究》刊发论文情况作一个大体把握,了解各主要领域的研究进程,有助于抗战史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学者选择主攻课题、明确研究方向。以上粗浅的梳理罗列,分类不够科学,也难免有文章疏漏,请文章作者、读者海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