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一般文章

杨耕 |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线索

作者:杨耕 发布时间:2024-01-04 字体: 打印
作者:杨耕
发布时间:2024-01-04 打印
 
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基本线索,那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共同之点、契合之处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前提、理论依据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建立在抽象的“必须”上,而是建立在确实存在这种结合的可能性基础上,即不仅必须结合,而且能够结合。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是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重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人伦关系是人类社会中的普遍关系,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规则就具有普遍性的一面,并在某种程度上契合着某些现代问题,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离它所维护的封建制度的距离越远,它的意识形态性质就越弱,它所蕴含的具有普遍性观点的现实意义就越凸显。由此,随着封建制度的衰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把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科学研究、文化批判,达到客观理解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观念系统具有可解析性、可重构性,观念因素之间具有可分离性、可相容性。一种文化形态所包含的观念因素,有些是不能脱离原系统而存在的,有些则可以经过改造容纳到别的观念系统中。更何况,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学说,而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宗教文化,不具有宗教文化的排他性特征。精神生产不同于肉体的物质生产,以基因为遗传物质的物种延续是同种相生,而精神生产、文化创造则可以通过对不同文化形态成果的吸收、消化和再创造,造就新的文化形态。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一定是突破单一的文化系统、博采众长而创新的文化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共同之点、契合之处。这种共同之点、契合之处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前提、理论依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同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内在规定性。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例子,从文化典籍中寻找“微言大义”,这是外在的拼接,而不是内在的融合;不是术语的简单转换、观点的简单对接,把“矛盾”变为“阴阳”,“规律”变为“道”,共产主义不是“大同社会”……这是文字游戏、简单类比,而不是创造性转化;更不是用中国传统文化去“化”马克思主义,建构所谓的“儒学马克思主义”,这种“化”的结果只能使马克思主义“空心化”。历史已经证明,不是传统文化挽救了中国,而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传统文化避免了同近代中国社会一起走向没落;不是传统文化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推向世界,而是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转化和发展,并不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而是取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
 
 
 
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何种程度上以及如何继承传统、再造传统。问题在于,对传统文化继承什么、批判什么、扬弃什么,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转化和发展,并不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而是取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使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发出了“迷人的微笑”,市场经济实践使古老的“义利兼顾”学说“闪亮登场”,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使“民为邦本”思想重放光彩……文化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动的活水,可水往哪个方向流,却是和现实的实践需要以及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不等于文化典籍,文化典籍中的思想资源能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内转化为传统文化,取决于现实的实践以及社会制度。因此,我们应以当代中国的实践,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思维坐标,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分清其中优秀的方面与陈旧的方面,进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从而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来自西方,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马克思主义属于外来文化。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不仅属于马克思主义,而且属于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改变了中国文化,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不仅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而且马克思主义自身已经进入、融入中国文化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将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表明我们党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2023年10月30日 第9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