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一般文章

周溯源 | 《论语新说》:一本展示中华文化自信之作

作者:周溯源 发布时间:2024-01-29 字体: 打印
作者:周溯源
发布时间:2024-01-29 打印

  国家线装书局新近推出了文史专家夏新先生的新著《论语新说》,该书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儒家“温故而知新”“告诸往而知来者”的方法论结合,回首人类文明长河,联系世界政治,检视春秋孔子及其儒学,既具历史眼光,兼具世界视野,是一本展示中华文化坚定自信之作,颇具新意和读点。
 
 
  该书对孔子儒家思想来源及其历史作用做了深刻分析。儒家思想源于夏殷之“礼”,在西汉“独尊儒术”擢升为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后,带来了汉唐盛世。孔子思想中“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和人的发展思想蕴涵,特别是对未来社会小康和大同两个阶段的设想,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颇有相似之处。正是儒家思想中含有的人文性、进步性基因的蓬勃生命力,成为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不绝的内在原因,同时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落地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合适土壤,亦是中华民族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元素。
 
  该书认为五千年中华文化“一以贯之”。古代夏商周三代创造礼文化,春秋孔子创造儒文化,到近现代中国创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文化,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不断创新发展。儒家思想是古代世界先进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世界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创新前进。承在尊德、人本、小康、大同;新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这是中华文明前进的新征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书中探究孔子、马克思这两位千年思想家之共性,使该书内容具有鲜明的前沿性和时代感,旨意高远,激情洋溢,充满活力。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学术流派,并在西汉以后成为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该书对什么是“儒家思想”予以定义,提出:“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以人为根本、以中庸为方法论、代表新兴阶层‘士’的思想文化体系”。这个定义涵括了时代、主体、核心、方法论、阶层,逻辑顺畅。作者在书中设问:儒家思想创立意义何在?答曰:在树立人文信仰,在追求人的价值,在保障国家一统,在创造尔后盛世,在引发科举制度,在引领社会发展,在远眺小康大同,在奠定中华道统文化,在把人类文明推向新的文化高峰。若问古代世界的先进文化在哪里?西方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希腊;东方在孔子、老子、孟子,在中华!
 
  此外,该书还依据儒家思想概括和抽象出“什么是世界”“什么是人”“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美”等概念。即“世界不是既有事物恒久的集合体,而是其过程的暂存”;“人是具有利他意识和利他行为的自觉存在,或:有德有信之行为主体为人”;“道德是人特有的利他意识和利他行为”,“美是某种客观实在给予人的一种正向感知”,等等。这些概念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该书鲜明地提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是春秋新阶层“士”的思想旗帜。这是首次对仁作阶级分析和价值定位。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张岱年先生认为是仁,匡亚明《孔子评传》也认为是仁。而不少学者认为是“礼”。金景芳先生则提出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时中”和“仁义”。总之学术界迄今存在分歧。作者夏新先生深入分析了仁与礼的来源、特性和关系,完全赞成张岱年先生的见解,指出:礼是夏商西周三代创造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第一个成体系的文化。礼起源于原始社会早期的祖宗祭祀。礼的主体是图腾鬼神和巫祝贵族。礼在东周发展到极致,孔子对礼评价:“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对“礼”文化自信而推崇。而后来孔子为何要创造出“仁”?作者以为这与孔子出身有关。孔子出身贫贱,遭受欺压,有强烈的改变命运的要求。这是他提出“仁”的内在原因。东周动乱,井田制逐渐瓦解,奴隶逃到深山开垦私田,成为自耕农和手工业者。这是“仁”创立的阶级基础。同时东周铁器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这是“仁”产生的生产力基础。于是仁——儒家思想应运而生。仁可谓“自耕农之仁”,或“春秋铁之仁”。孔子又围绕“仁”这个思想核心创造出一大批伦理范畴,推动春秋文化大发展。该书说:读人类文化史到中华春秋时,顿觉面前突兀耸立一座大山—— 伦理之山。孔子儒家学说骤然构筑起一座道德高峰。人类的道德伦理思维工具库忽然空前充盈起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道德善宽敏,忠孝弟恭敬,美恶诚廉耻……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有哪位哲人,能一下子提出如此之多的道德范畴呢?马克思曾云: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作者认为:孔子一生几十年所创造的伦理道德范畴,比他之前数千年人们创造的理论范畴总和还要多、还要深、还要广。孔子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伟矣!
 
 
  该书认为孔子思想主要内容是“人的发展”,孔子毕生致力于人的发展。这与历代学人见解有所不同,作者对此作了深入论证。《论语》180次谈到“人”。孔子思想的根本点是人的发现和人的发展。郭沫若早就断言:孔子发现了人。张岱年也讲过:孔子最早肯定了人的价值。《论语》中孔子大声疾呼:为人、诲人、事人、贵人、爱人、安人、信人、知人、立人、成人、正人、弘人。总而言之,在孔子那里,人应该被尊重。殷周贵族不把奴隶当人,而是当作牛马工具,对乡党称“民”而不称人。孔子首先把庶民当成“人”、尊重“人”,并言“仁者爱人”。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论断,认为人不论出身贵贱,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发展提高。这是孔子人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从发展动力看,孔子认为人须发愤忘食、好学自强,当立大志。志是方向,是动力。早立志早成才,立大志成大才。从发展目标看,孔子期待门徒成为君子、圣人。从发展道德来看,孔子提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断,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劝导大家“洁己以进”,给门徒传递信心和力量。在人的发展形式上,孔子认为人的发展呈现多样性。有:身心协调发展,后天发展,主动发展,学习发展,重点发展,损益发展,内力发展,自我发展,克己发展,引领发展,主导发展,差异发展,个性发展,渐进发展,榜样发展,集体发展,修德发展,闻义发展,扬善发展,高尚发展,等等。从方法和效果看,孔子为促进门徒发展创造先进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下学而上达,温故而知新,告诸往而知来者,等等,终于教育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成为古代社会的人才高地。孔子人的发展理论和实践可谓前无古人。
 
  孔子提出人的发展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他与两千年后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二者有高度契合之处。 纵观历史大凡先进文化,皆重视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如此,孔子儒家思想也是如此。 中华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与孔子引导人民追求人的价值、人的发展有直接关系,与孔子思想走向世界有直接关系。
 
 
  该书提出,孔子出身贫贱,长期在社会底层磨难体验,有较强的平等、民主追求。毛主席曾说:孔夫子也相当民主,男女恋爱的诗他也收。孔子对民主、平等追求是多方面的。政治上要“为政以德”,伦理上要“礼下庶人”,经济上要“均富、富民”,教育上要“有教无类”,道德上要修身向仁,丧葬上要一律薄葬。孔子对门徒中巨富的子贡和贫贱的仲弓、颜回、子路等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孔子对儿子伯鱼的教育与门徒完全相同。对儿子的丧葬与爱徒颜回的丧葬同样安排。孔子甚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尚在监狱中的门生,令人胆战心惊,他却表现出超人的平和、平等与仁爱。
 
  《论语》中最常见的场面是教育教学的民主平等。孔子经常与学子展开对话式教学活动。例如,有一次他与门生对坐谈理想志向,门生先谈,门生谈完后,子路直问孔子:老师,您的志向是什么?孔子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个场面完全没有师道尊严,洋溢着民主、平等气氛。孔子所办的乡村学校,从对门徒“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到“因材施教”的教学过程,到“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再到师徒关系打成一片的做派,可谓自由平等无时不在,无所不见。
 
 
  孔子思想到底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学界看法历来大相径庭。郭沫若、张岱年认为是唯物论,任继愈等认为是唯心论。各有所据,各能自圆其说。而该书坚定认为:孔子哲学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由是:第一,孔子提出外界天体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自运动的。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风雨兴焉”。天指宇宙,独立兴风化雨。这很唯物。第二,孔子认为人的思想意识来自于后天日常践习。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性相近,习相远”。认识从生活中来,知识从实践中来,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反映论,与毛主席说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极为相符。现代中国哲学有毛泽东《实践论》,古代中华有孔子“学而习”“习相远”论。“习”指践习,是一个超时代的实践性范畴。这非常了不起,是一以贯之。第三,孔子认为人没有生而知之。子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明确否认了生而知之,且他以为世界可知。第四,孔子不信鬼神。在殷周图腾信仰鼎盛时代,孔子敢于怀疑鬼神,提倡人文信仰。他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面对那么多神秘世界的不可知,斩钉截铁地把信任交给了“人”,这决非唯心。第五,孔子思想还有一些辩证法思维。他的把握事物“两端”说近似于对立统一观点,其实就是古代的辩证法。孔子发明的“损益”似黑格尔的“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损益”是“既损除,又生益”。孔子提出中庸之道方法论。中庸不是调和,不是折中,而是权衡轻重,要恰到好处,避免“过犹不及”。中庸之道是孔子对人类思想方法的高度抽象概括,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适用性。毛主席曾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做过深刻分析。他说:“过犹不及”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与确定其一定的质。这就是“中”或“中庸”。毛主席肯定地说:中庸之道是孔子“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因此,作者认定孔子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孔子、老子哲学共同代表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成就。
 
 
  该书对孔子历史地位进行了客观评价。自春秋以降,对孔子的评价形成了对立两极局面。崇之者认为孔子推动中华文明前行,其作用前无古人;否之者认为孔子对中华发展滞后罪责难逃。聚讼纷纭,原因复杂。张岱年先生30多年前提出要对孔子进行科学的客观评论。作者依据张岱年先生倡导的“综合创新”方法,对孔子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孔子到底为世界文明做了什么?作者认为,孔子将夏商周以来的“神”主位“礼”文化加以损益,创立春秋时代以“人”为主体的“仁”文化体系, 第一次提出“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和“人的发展理论”。孔子对中华、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厥功至伟。正如柳诒徵所言:中华文化前三千年因孔子而传,后三千年因孔子而开。孔子本为一介草民,在体制外徘徊,却担当起拯救中华古代文化之“木铎”。孔子学说来自民间,在“独尊儒术”成为社会主流学说后,一举带来汉唐盛世。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儒学不断发展,泽被海内外。孔子的仁学——人学思想体系,孔子哲学唯物论的器物论、运行论、可知论,及中庸、损益辩证观等,具有显著的进步性。他游说列国13年,就是为了变革政治达到大道之行、天下归仁、国家一统。孔子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是指引中华前进的理论基础,是维系华夏统一的文化纽带。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精神含有绝对真理颗粒,具有超越时空的功能和价值。它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过影响,作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孔子提出的小康、大同理想,虽然他生前没有看到实现,但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使14亿全体国民告别了绝对贫困,达于小康,又继续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勇前进。孔子属于过去,亦属于未来;属于中华,亦属于世界。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孔子思想中难免有若干保守、消极因素,例如,他未能破除男尊女卑的风俗,未能肯定妇女的地位,门徒中没有发现女性;他倡导的忠孝观,后来演变为“三纲五常”,其中的“三纲”严重压抑了民主、平等观,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进步发展,虽然这是他本人没有想到的;他主张父母亲去世,要守孝三年,为官者须离职回家丁忧,这样就导致浪费为社会尽职奉献的宝贵年华,等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有这些不足,并不妨碍今天我们认可孔子的伟大。
 
  经典有生命,《论语》贯古今。《论语》一书灿然大章,传“礼”创“仁”。夏新先生通过《论语新说》进而对儒家思想义理做了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探析,深究人类社会道德伦理百代损益前进的内在联系,展现磅礴的中国文化自信。该书系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心得积累,不乏创意与新见,令人钦佩,值得推荐给广大读者。
 
  (作者周溯源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
来源:《中华读书报》2024年1月1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