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 本网专访

金以林:抗战时期的中国大学教育

作者:王康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8-25 字体: 打印
作者:王康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8-25 打印

编者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网专访了国内多名专家学者,就抗战史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本期访谈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金以林先生。

 

 

近代中国研究网:金老师,您好!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这场战争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但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并未被战火摧毁,反而弦歌不辍,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民族精英。抗战初期,各界对战时教育政策有过哪些争论?

 

金以林:抗战初期,中国大学教育发达的平、津两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先后沦入敌手。随着战火蔓延,众多学校被迫内迁。围绕战时大学教育政策要不要进行调整,引发了一场争论。 

 

当时许多人提出学校应服务于抗战,调整学科,开设军事课;认为教育应“以民众为对象,以本地社会情形为教材,以国家民族复兴为目标”;甚至提出“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即停办”;学生“应征服役,捍卫祖国”。

 

但上述主张遭到很多教育界人士的反对。如胡适就认为,国防教育不是非常时期教育,是常态的教育。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俊升认为:教育为百年大计,只应对于战时需要,作若干临时适应的措施,不应全般改弦更张,使有关百年大计的正规教育中断。甚至军事将领陈诚也发表演讲,指出:国家虽在危难之中,但青年完成学业,极为重要。因为十年后,国家的命运全在他们手里。

 

围绕战时教育政策问题,教育部门确定“战时需作平时看”的办学方针。教育部认为:“抗战既属长期,各方面人材直接间接均为战时所需要。我国大学本不甚发达,每一万国民中仅有大学生一人,与英美教育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为自力更生抗战建国之计,原有教育必得维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至就兵源而言,以我国人口之众,尚无立即征调此类大学生之必要。”

 

近代中国研究网:抗战时期,内迁大学在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上主要面临着哪些困难?

 

金以林: 内迁院校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校舍问题。有的大学迁往内地后,只好暂时租借当地学校或其他机构的一些房舍;有的甚至在庙宇、祠堂及一些废弃的古建筑中开学上课。在解决内迁大学校舍问题上,原在内地的大、中学校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内迁各大学,不仅校舍简陋,教学设备也相当匮乏。如复旦大学在初迁重庆时,教室破烂,桌凳数量有限,不敷应用,因此,学生养成了早到的习惯。不然,迟到了就得在门外站着听讲。图书室是仅能容纳师生二十多人的两间当街的小房子,成天嘈杂不堪。参考书籍、报刊杂志很少,用功的学生也得赶早抢先。由于当时当地还没有电灯,晚上除了宿舍可领到两人共盏的煤油灯外,全校其他地方都是一片漆黑,学生们只好在拥挤不堪的寝室内自学。

尽管内迁高校都出现过校舍紧张、图书仪器奇缺的窘况,但广大师生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为了抗战大业,为了民族的生存,甘心忍受一切艰难困苦,坚持教学。学生与教授在后方过着奔波流离的生活,可是民族精神依然兴旺,而“士气”更因炮火洗礼而变得更刚毅。

 

近代中国研究网:抗战时期,沦陷区青年到大后方求学,国民政府除提供粮食救济外,还有哪些战时教育救济措施,效果如何?

 

金以林:战时教育救济针对学生实行贷金制和公费制。1938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暂行办法》十一条。规定: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家在战区,费用来源断绝,经确切证明,必须接济者,可向政府申请贷金。“贷金”分全额、半额两种。全额“每月八元或十元”。此后,教育部根据大后方物价上涨幅度,并参考各地生活程度“增加至每生十元至十六元不等”。

 

1943年,教育部决定取消贷金制,改为公费制。公费生分两类:甲种公费生:免学膳食,并得分别补助其他费用;乙种公费生:免膳食费。公费制不仅在国立专科以上学校实行,省立专科以上学校、私立专科以上学校也有公费生名额。

 

据统计,抗战时期专科以上学校学生获得此种贷金或公费者“每年常在五万人至七万人左右”,约占当时在校生总数的80%。贷金和公费制,不仅适用于专科以上学校,国立中学招收的学生也同样享有政府提供的贷金或公费,对学生免除学费外,还免费提供伙食、制服、书籍等,成绩优良的毕业生可免试升入大学。

 

最初,教育部设立贷金制度,原是预期受贷学生将来就业后偿还。后因法币贬值,几乎等于不还,所以将贷金改为公费。后来,非战区学生,因家庭不胜负担,也几乎能取得贷金或公费资格。这项支出超出教育文化经费半数。抗战时期,由中学至大学毕业全赖国家贷金或公费完成学业者,共达12.8万人,这一数字远远超过战前十年毕业的学生总数。

 

近代中国研究网:抗战期间,中国大学教育体系不仅没有被摧毁,还实现了毕业生数量上的增长。那么,战时大学教育质量该如何保证,教育部门为应对战时状态又进行了哪些改革?

 

金以林:为了适应抗战建国的需要,提高大学生质量,进一步改变以往文科类学生招收过多,理工类学生招收偏少,比例失调的现象。国民政府决定实行统一招考制度。教育部继1937年在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三校联合招生的基础上,于1938年推行国立大学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并设立统一招生委员会。统一招考制度的内容包括统一考试科目、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录取标准。以统一招考为主的高教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统一招考制度仅实施了三年,并且参加统一招生的院校局限于部分公立院校。

 

成立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以学者来指导教育行政的工作。担任学术审议委员必须具备下列资格之一:1.现任或曾任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大学校长或独立学院院长者;2.现任或曾任公立研究院院长或研究所所长者;3.曾任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大学教授七年以上著有成绩者;4.对于所专习之学术有特殊之著作或发明者。第一界学术审议委员大都任职至抗战胜利。

 

编写高水平的大学教材。战前的大学教材,大多直接选用外国成书,各学校自选的教材更是优劣不齐。为此,教育部于1939年专门设立大学教材编辑委员会。先编辑各大学共同必修科目用书,再编各系必修科目用书,最后编辑专业选修科目用书。编辑方法一是采选成书,二是公开征稿,三是特约编著。各种书稿,须经初审、复审、校订手续,并经该会常委会会议通过,由教育部核定付印,作为大学用书。

 

统一教师资格。1940年5月,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颁布了《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资格审查暂行规程》,规定大学教师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等及其任职资格。1940年至1947年10月,经教育部审查合格的专科以上教师,共28批。其中教授最多,计2563人,其次为助教2497人,顺次讲师1962人,副教授1205人。1941年6月,教育部决定设置部聘教授,规定凡“任教授职十五年以上,对于学术文化有特殊贡献者担任”。

 

实行毕业考试。1940年起,教育部要求专科以上学校实行毕业总考制,规定毕业考试“除最后一学期学生所习之科目外,须通考二三年级所习之专门主要科目三种以上”,不及格者,不得毕业。

 

近代中国研究网:您如何评价抗战时期的中国大学教育?

 

金以林:在整整八年抗战期间,中国的大学教育面对日本侵略者残酷炮火的摧残,不但没有中断,反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并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同时,随着高校内迁,又进一步推动了西南、西北落后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所取得的这一切成就,其关键因素是广大爱国师生,面对外侮,不甘屈服,奋发努力的结果。

 

1947年,教育部长朱家骅在为《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所写的序言中,曾感慨道:“抗战八年间,我全国教育科学文化界人士冒危难、耐劳苦,淬励奋发,维持全国教育文化于不坠,发扬民族意识,推进内地文化,凭战时仅有之贫乏物质,而自觉自力以适应教育上之需要,其艰苦卓绝之精神,非仅可歌可泣足为后人景仰,且亦足以动国际之观听,供盟邦之借镜。”

 

同时,国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以及颁布的一些合理政策,如救济学生、增设学校、充实设施等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这些教育政策适应了战时的需要,又符合国民党政权长期统治的利益。至于在此期间,国民党对广大学生实行的思想统制,加强党化教育等措施,不可否认,对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