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五年前,旅居日本多年的华侨殷占堂回国辗转找到山东画报出版社,表示自己收藏了大量日本侵华的资料照片,但由于不是专业人士,无法将它们很好地加以整理和传播,希望能借助出版社的力量,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珍贵的图像。历史专业出身的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傅光中,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题。他随即向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中华民国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请教,也得到了肯定的意见。
在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出版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选题得以立项。当时已年近八旬的张宪文亲自领衔,以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为主要团队,编著者同时汇集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伪满皇宫博物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国内长期研究抗日战争与日本侵华史的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山东画报出版社更是举全社之力,投入到这套大书的编辑和印制之中。一场漫长艰辛的调研、策划、编辑、出版战役徐徐展开。
历时五年,皇皇25卷本《日本侵华图志》终于问世。
架构宏阔 史料珍贵
“以图像展现和解说历史,是历史研究最为有效的方法。图像的直观性,能使人们对历史产生最直接、最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因而当今中外历史学者都开始重视历史图像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张宪文对这项工作有着很高的定位。在他的影响下,所有的参与者都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全力投入工作。
根据丛书编委会确定的“一高四性”即“高水准、原创性、学术性、科学性、权威性”编纂方针,以及选择图片必须严格遵循的“重要性、稀缺性和高清晰”三原则,出版社和分卷编著者们,从来自日本、美国、中国大陆和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收藏的海量日本侵华的历史图片中,筛选出约25000幅重要珍稀的图片,并对所有图片出处和来源作出标注,努力对图片包含的历史信息作出正确的解读,为读者提供可靠而且有价值的图像史料,全力打造一套可以传世的,能够为维护国家民族核心利益提供学术支持的学术文化精品。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海峡两岸出版的相关题材的图书或音像制品,尚没有如此宏阔的内容架构和如此宽泛的时间跨度,而且大多偏重于“抗战”角度和文字论述。《日本侵华图志》按照日本侵华活动的类别,分为战争动员、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1894-1905)、侵占台湾50年(1895-1945)、情报与间谍活动、南京大屠杀、文化侵略与奴化教育等25卷,每卷表现一个专题,荟萃25000幅包括照片、绘画、图表在内的图片史料,以及250万字的文字论述,全面、系统、客观、直接地介绍和展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从明朝倭寇侵犯我东部沿海,直到1946年战败投降受审的全过程与主要历史事实。丛书的大部分图片采自日本、美国、中国港台地区以及中国内地的公司珍藏,其中约五分之二、10000幅以上的图片,是在国内第一次公开出版。
图史互证 史无前例
《日本侵华图志》的浩大工程完成之后,张宪文深有体会地说,“改变视角,不仅从文献角度,更重要的是从图片角度形象地展示日军侵华罪行,改变了我们历史学研究只重视文字材料而忽视形象资料的现象。我认为这是史学研究在观念上的进步和发展,将更有利于全面地、立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过程。”
这部书很快引起了海内外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各种惊叹和赞誉也随之而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张海鹏认为,《日本侵华图志》的规模,在日本侵华图片出版方面还是第一次,必将在出版史上留下很大影响。此外,“中国古代就有‘左图右史’的说法,图和史互证。这本书集中了25000张图片,又有几百万文字说明,可以做到图史互证。”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看来,书中的25000张图片就是25000里长征史,其出版极具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可谓空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田玄则盛赞说,“这项编纂工程保存了珍贵的图像史料,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同时在抢救史料方面影响深远。”
在今年5月的美国书展上,《日本侵华图志》被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该馆馆长郑炯文先生评价说:“《日本侵华图志》汇集了大量难得一见的第一手图像史料,是一部值得永远珍藏的历史影像文献。”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著名民国史学者张玉法也不吝溢美之词,“迄今为止,有关日本侵华历史的影像文献,这套书是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一部鸿篇巨制。我相信,不仅此前各种文本的同类出版物很难与其比肩,而且在今后若干年之内,也很难有其超越者。可以说,《日本侵华图志》是一部史无前例的揭示日本侵华历史影像图书的典范之作。”
“历史事实之争,其实就是是与非、正义与邪恶之争。我们策划和出版这套书的主要目的,不是煽动民族仇恨,而是要向包括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厘清历史事实,揭示历史真相,辨明是非,批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维护中日友好和世界和平。”傅光中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