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甲午战争120周年 > 历史回眸

李鸿章小道 专为谈判辟

作者:甲午遗证报道组 蒋伊晋 张秀晨 来源:《法制晚报》A20-21版 发布时间:2014-08-12 字体: 打印
作者:甲午遗证报道组 蒋伊晋 张秀晨 来源:《法制晚报》A20-21版
发布时间:2014-08-12 打印

法制晚报讯(甲午遗证报道组 记者 蒋伊晋 张秀晨)两甲子匆匆过去,历史并未走远,当年日军的“战利品”在日本并不难觅。面对这些“甲午遗证”,中国人当如何反思?日本人又当反思什么?

今天我们反思甲午战争,并不是简单地反思战争胜败,而是为了超越历史、超越战争,是中国人、日本人乃至相邻国家的相处与未来。

日本山口县的下关,旧称马关,这个以河豚之城著称的城市,正是甲午战争的终点。

2014年7月,《法制晚报》甲午遗证报道组前往《马关条约》签署旧址——下关春帆楼探访,看到日本人在这里建了一个纪念馆,按原样摆放着当年中日双方谈判时的桌椅笔墨,全年不休地免费向游客展示着19世纪末中华民族落后与屈辱的历史。

1895年4月17日,北洋大臣李鸿章被迫在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

专家表示,在某种程度上,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社会可能还是会按原来轨迹往前走,而这场失败则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觉醒。而对于战胜方日本,则是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过程。

记者目击

春帆楼旁 再现《马关条约》签署场景

从下关车站出来乘公交车沿着一条沿海公路行驶约15分钟,就看到了背靠一座小山丘的春帆楼。

现在的春帆楼是以餐饮为主的旅馆,这里的河豚料理被称为日本第一。就连历届日本首相途经下关,都不忘在这里聚餐或住宿,比如竹下登和安倍晋三。

简单的四层楼建筑,白瓷砖外墙,琉璃瓦房顶——记者眼前这栋内部装潢奢华的酒楼外表看起来十分低调。“二战的时候被烧毁了,在原址上进行了重建,后来因为太破旧,又重建了一次,现在依然是一家高级酒店。”春帆楼酒店员工石原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春帆楼定位在高端路线,在这里住一晚的价格是4万日元(约2500元人民币),河豚的价格也自然不菲。

在春帆楼的旁边,是一座两层木质结构的小楼,正门右侧竖着一块长条木牌,写着“日清讲和纪念馆”。纪念馆门口标注着开馆时间是上午9点至下午5点,不收门票且全年无休。

记者踏进这栋规模不大的纪念馆,仿佛一下穿越到了当年日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的谈判现场。

纪念馆内正中,是被四面落地玻璃永远定格的历史空间,按照原样陈列着当年日清谈判使用的所有物品——一张长形大桌,将双方谈判者一分为二。会议桌上摆放着精致的墨水瓶、钢笔、砚台、绘制有精美花纹的砚盒等物品。据春帆楼负责人介绍,纪念馆里很多是原物,包括现场的16把黑漆金花红垫椅子。

记者看到,其中有两把是软靠椅,分别为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专座,其他则为硬靠椅。中方代表的椅后分别放有木牌,上面用毛笔字写有“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大清帝国钦差全权大臣李经方”、“头等参赞官马建忠”等字样。

重视谈判 日方为李鸿章备暖炉痰盂

记者注意到,在桌椅旁,还摆放着一个法国造的半人高的取暖炉,在中方代表位置的旁边,还放着两个绘制有花纹图案的瓷痰盂,这些都是当年日方专门为已经73岁高龄的李鸿章“贴心”准备的。会议物品的周到摆放无不展示着日方对这场谈判的重视。

当年的谈判会议在春帆楼二楼的大厅内举行。会议结束后,这些物品被赐予有关人士,作为历史遗物来加以保存。每年议和条约签订的纪念日(4月17日),在春帆楼都会进行展示。后来,被赠送给下关市,于1937年在此基础上建成了该处纪念馆。

根据馆中陈列的日方当年拍摄的会议照片,在这幅以日方角度拍摄的照片中,日方代表伊藤博文、陆奥宗光等人面对镜头正襟危坐,胜利者姿态表露无余;而镜头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方人员只有一个背影和侧面,画面中的李鸿章显得老态龙钟,恰似当年在列强侵略中步履蹒跚的末代清王朝。

在纪念馆的左侧展柜中,挂有多幅李鸿章的字迹以及他在议和期间下榻的引接寺的照片;右侧的展柜中陈列着当时谈判现场手抄的《马关条约》的条文和李鸿章下榻引接寺时使用过的六扇屏风。

记者注意到,在桌椅旁,还摆放着一个法国造的半人高的取暖炉,在中方代表位置的旁边,还放着两个绘制有花纹图案的瓷痰盂,这些都是当年日方专门为已经73岁高龄的李鸿章“贴心”准备的。会议物品的周到摆放无不展示着日方对这场谈判的重视。

当年的谈判会议在春帆楼二楼的大厅内举行。会议结束后,这些物品被赐予有关人士,作为历史遗物来加以保存。每年议和条约签订的纪念日(4月17日),在春帆楼都会进行展示。后来,被赠送给下关市,于1937年在此基础上建成了该处纪念馆。

根据馆中陈列的日方当年拍摄的会议照片,在这幅以日方角度拍摄的照片中,日方代表伊藤博文、陆奥宗光等人面对镜头正襟危坐,胜利者姿态表露无余;而镜头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方人员只有一个背影和侧面,画面中的李鸿章显得老态龙钟,恰似当年在列强侵略中步履蹒跚的末代清王朝。

在纪念馆的左侧展柜中,挂有多幅李鸿章的字迹以及他在议和期间下榻的引接寺的照片;右侧的展柜中陈列着当时谈判现场手抄的《马关条约》的条文和李鸿章下榻引接寺时使用过的六扇屏风。

日刻碑文 称日“国威” 得益于甲午战争

1895年3月,处于甲午战争中的中日两国拟进行和谈。时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选定自己的家乡山口县下关的春帆楼为谈判场地,与中国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交涉停战。

在纪念馆门口,可以清楚地看到春帆楼前的马关海峡(现称下关海峡)。日清讲和纪念馆中的介绍称,之所以将议和地点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抬头就可看到马关海峡中进出的日本军舰。这给北洋舰队已经全军覆没的李鸿章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威胁,其后的谈判完全是按照日方的要求进行。

纪念馆外的小院里,立着日方谈判代表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两人的半身铜像。

在春帆楼前与纪念馆相对的另一侧,竖着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上端有昭和天皇皇后的父亲邦彦王所写“讲和”两个大字。下端则是一篇洋洋洒洒的碑文,由曾经辅佐伊藤博文的日本政治家伊东巳代治于1923年所写。

伊东巳代治在碑文中称,“甲午战争,日军连连获胜,清廷急于息兵求和,于第二年派遣李鸿章前来马关。至四月,议和条约成立,春帆楼于是闻名于世。”

凝结着中华民族耻辱的《马关条约》,是继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以后外国侵略者强加在中国身上的最刻毒的不平等条约。它使日本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实际利益,并借此进一步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

就连伊东巳代治也不禁在碑文中感叹:“呜呼,今日日本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春帆楼也俨然成为一处历史史迹。”

两名日本游客正在馆中参观,他们并不愿意谈论这场日方发起的侵略战争,仅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感到很遗憾”,便离开了纪念馆。

谈判始末 突发遇刺 日方专辟“李鸿章道”

1895年3月20日午后2时半,李鸿章一行登上春帆楼。谈判开始,李鸿章首先要求日方停战,但伊藤博文向李鸿章提出的停战条件是: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一线所有城池和堡垒,驻扎在上述地区的清朝军队要将一切军需用品交与日本军队,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也要由日军管理,停战期间日本军队的一切驻扎费用开支要由清政府负担等等。

春帆楼上,中日双方代表唇枪舌剑,谈判僵持不下。然而,一桩突发事件改变了谈判的进程。

3月24日下午4时左右,结束第三次谈判的李鸿章乘轿子返回离春帆楼300米远的下榻处——引接寺。据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前馆长戚其章在《李鸿章马关遇刺始末》一文中介绍,引接寺前的街道拐角原本狭窄,人群密集,为争看大名鼎鼎的中国全权大臣李鸿章,现场秩序非常混乱,轿夫只能缓步前行。

正当轿子从人群中穿过时,忽有一暴徒窜到轿前,举枪向李鸿章射击。枪弹击中李鸿章左眼下,嵌入颊骨,血流不止。李鸿章手掩创口,乘轿子到引接寺门前,仍神色自若,徒步登阶入内,并命令保留血衣等证据,感叹“此血可以报国矣!”

据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介绍,由于李鸿章受伤,谈判不得不暂停。日本政府担心李鸿章会借此回国,中断谈判,西方列强也会乘机插手干涉。因此,日本当局感到非常紧张。事件发生的当天夜间,陆奥宗光即和伊藤博文密商对策。两人一致认为,为使李鸿章衷心感到满意,只有“无条件允许他所一再恳请的休战,较为合适”。

伊藤博文亲赴广岛战时大本营,一面说服反对停战的大臣,一面上书明治天皇。经过一番努力,终得停战批示。

日方破译了李鸿章发给总理衙门的密电后,断定李鸿章已无归国之意,也就放下心来。

李鸿章卧床近20日后,双方谈判于4月10日重新开启。日清讲和纪念馆的宣传册上介绍,为避免李鸿章再次遭遇袭击,日方专门开辟了一条来往于春帆楼和引接寺的小道,就是现在的“李鸿章道”。

沿路发现 凹凸不平 路旁已长满杂草

从引接寺到春帆楼,有一条蜿蜒的山路,长约300米,高高竖起的路牌清楚地告诉我们,这就是当年的“李鸿章道”。记者发现,这条小路不到一米宽、两边长满了杂草。路面的灰砖凹凸不平,一边是铁栅栏,另一边是半人高的水泥围墙,一路往前有几座简单的民居,却不见一个人影。

水泥围墙的介绍牌上用日、韩、英、汉四种文字介绍了这条路的来历:“在出席为结束日清战争举行的议和会议期间,清国全权大臣李鸿章为躲避危险,利用此道往返于住处(引接寺)和会场(春帆楼)之间,故得名‘李鸿章道’”。

回环曲折的道路,暗合着李鸿章当时千愁百转的心情。120年前,全权代表清政府赴日议和的李鸿章在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这条小道上反复来往。

“中堂和他的世子李经方,有几名随从,每天往返于春帆楼和驿馆之间,他们思前想后,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密电朝廷,但可怜中堂,密电码早已被对手破译,所有的努力都已是徒劳。”旅日学者萨苏在其《萨书场》第二辑中写道。

引接寺内 住持讲述 改造寺庙迎李鸿章

沿着“李鸿章道”,记者很快就来到了引接寺门前。旁边的一块石碑上介绍,1895年春,参加日清议和的李鸿章一行曾下榻于此,该寺因李鸿章遇刺而闻名于世。

寺庙第三十六世住持冈崎英道告诉记者,李鸿章当年所住的房间早已在大火中烧毁,后来寺庙只对本堂进行了重建。随后,他热情地向记者讲起了当年李鸿章下榻引接寺的故事,“当年德国的船(实际是挂着德国旗的中国商船)把李鸿章一行共69人送到下关。”

“日方专门把引接寺的僧侣搬了出去,对寺庙进行了改造,用于李鸿章的代表团住宿,当时日本政府出钱按照中式风格改造了李鸿章使节团的住所,包括床都是按照中式的风格布置的。”冈崎英道介绍道。

冈崎英道说,根据当地图书馆资料的记载,住在引接寺的李鸿章每天都要写很多东西,又因为不满意而不停地扔。从这其中,我们似乎也可以窥见李鸿章当年内心的艰难。

关于选择让李鸿章在引接寺下榻的原因,冈崎英道说,一是因为伊藤博文当时在这里非常活跃;二是有两位日本天皇的亲戚就住在这附近,天皇能随时了解事件进展;三是引接寺的正面上方有一条盘龙装饰,“龙是中国的象征,李鸿章可能会比较高兴”。由此也可见当年日方在接待李鸿章代表团方面的用心,但终究掩盖不了日方攫取中国银两、窃取中国领土的真实意图。

马关之辱 强国强军 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走出寺庙,一位遛狗的老人正好经过。谈及“李鸿章道”,他说现在已经几乎没人从那边走了,都是走下面的大路。另一名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在这条路上玩耍,并没有觉得有何特殊之处。这条曾经承载着清政府屈辱的道路就这样慢慢地被日本人淡忘了。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无奈地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马关条约》签订当年,日本全国财政收入为1亿日元,而《马关条约》的赔款却合3亿日元。中国方面的统计,战后3年间日本就实际得到2.315亿两白银,合3.4725亿日元,《马关条约》使日本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

曾受到中国和东南亚人民抨击的日本扶桑社《新历史教科书》,对此亦不讳言:“与纺织等轻工业相比,重工业的发展较迟。而重工业的投资来自于下关条约的赔偿金。1901年,官营的八幡制铁所开业,标志着钢铁国产化的开始。没有这些钢铁,就不可能有造船业的发展,日俄战争后1万吨以上的造船自然也不可能”,于是“日本也有了产业革命”。

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海鹏表示,一场甲午战争,让日本接过了清朝东亚第一强国的地位。然而正是因为经历了重大失败和教训,中国人意识到了靠清朝无望,只有推翻封建王朝,才可以实现自强,因此,甲午之败也推动了中国的涅槃。

两个甲子的岁月轮回,经过一个多世纪历经艰辛的奋斗,中国终于重回GDP全球第二的位置。

日本近代史研究专家茂木敏夫表示,甲午战争是在世界秩序发生巨大变化时爆发的,现在,历史格局又出现了变化,要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今又甲午,知耻后勇——历史告诉我们,必须要强国、强军。张海鹏说,强军不是要去侵略别国,而是要保卫国家的安全,免遭外国的侵略。日本由此走上了无限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最终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