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甲午战争120周年 > 学者解读

桑宝忠:多因素致北洋水师海战失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7月25日第625期 发布时间:2014-07-25 字体: 打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7月25日第625期
发布时间:2014-07-25 打印

清政府在甲午海战中失利的原因很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多种因素。从军事角度来看,造成最后失利的主要因素有:战略战术滞后,忘危怯战思想较重,武器装备落后,训练和实战水平低下,指挥能力不强等。其中,武器装备、作战准备、指挥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武器装备落后是海战失利的主要原因

 

随着热兵器的产生和发展,武器装备优劣成为战场胜败的重要指标。北洋海军失利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装备落后于日本。

 

一是参战舰艇总体实力弱于日舰。战前,清廷海军军舰总数为78艘,日本为31艘;海军总吨位为8万余吨,日本为5.9万吨。虽然清廷海军总体上优于日本,但参加黄海作战的海军只有北洋舰队,主体力量弱于日本。日参战舰艇12艘,总吨位为40840吨,北洋海军参战舰艇10艘,总吨位为31366吨。在舰艇和武器系统性能方面,清廷海军也弱于日舰。北洋海军参战舰艇共有火炮195门,日舰为268门。其中,120毫米以上的速射炮,北洋海军与日舰相比为0∶97。

 

二是参战舰艇的船龄相对老化。主要表现为船体结构不牢,多有船体松动现象,航速低、机动灵活性较差。参战的主力舰艇“定远”、“镇远”号服役已满14年,舰艇机械及武器平台相对老化。“定远”舰在首次发炮时,就将飞桥震塌。相比之下,日舰多为海战前自建或外购的新型战舰。故此,北洋海军参战舰艇的作战效能难以有效发挥。

 

三是老旧武器装备未能及时更新。甲午年正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不惜挪用海军经费,大修庭院、楼堂和馆所。在穷奢极欲的挥霍中,国防开支全面紧缩,拮据万分。1894年5月视察北洋海军后,李鸿章忧心忡忡地上书:“臣鸿章此次在烟台、大连湾,亲诣英、法、俄各铁舰详加察看,规制均极精坚,而英尤胜。即日本蕞尔小邦,犹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光绪)十四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评价说:“中国军队虽然在数量上较日本有相当优势,但训练方面,尤其是装备方面远不及日本。”北洋海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迎来了惨痛的甲午海战。

 

作战准备不足是海战失利的重要原因

 

清朝末期,吏治腐败,政府无能,内忧外患交织,军队缺乏打仗思想,是这场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一是思想准备不足。1876—1888年,清廷海军整军备战的意识还比较强,大量外购先进战舰,海军整体力量和能力高于日本。但在1888年后,侥幸心理充斥军队内部,彻底停止了军舰的外购和发展强大舰队的计划。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廷不知日本动向,对战争没有任何准备。战争爆发之际,军内外高层不是督促积极备战,而是寄希望于外交调停。海战之前,北洋海军对作战部署和计划缺乏认真研究。作战中,最高指挥官丁汝昌受伤无法指挥,旗舰受重创而无法履行职能,北洋舰队群龙无首,全军陷入混乱。

 

二是参战弹药携备不足。据北洋海军的洋员马吉芬战后回忆,北洋海军的弹药供应极为不足,至战斗结束前半小时,“镇远”舰的305毫米主炮的爆破弹和150毫米火炮的所有炮弹全部打光,仅剩15发穿甲弹,“定远”舰也是如此。日舰则备弹十足,直到最后仍在猛烈射击。造成炮弹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作战准备不充分,携弹量偏少。

 

三是实战训练不足。甲午海战爆发前,北洋海军也在大搞训练,李鸿章多次检阅,并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但是,当时的训练重基础、轻实战,重表面、轻实用,这一问题十分突出。北洋海军在战后总结中写到:“我军无事之秋,多尚虚文,未尝讲求战事。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故一旦军兴,同无把握。虽职事所司,未谙款窍,临敌贻误自多。”中国海军“徒求其演放整齐,所练仍属皮毛。毫无裨益。此中国水师操练之不及他国者,弊在奉行故事耳”。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北洋海军外强中干的真实情况。

 

指挥人才缺失是海战失利的直接原因

 

海军是专业化、技术化极强的军种,人才建设历来是海军发展之根本。甲午海战前,与日本相比,清廷海军人才的教育培养处于较低水平。

 

一是建校起步晚。1855年,日本在长崎等地创办海军传习所和多个海军操练所。1870年,日本兵部省提出“大办海军”,把创建学校、广选良师、提高海军军官素质作为海军建设的头等大事。直到1866年,清政府才建立第一所海军学校,即福建船政学堂。此后一直停滞不前。直到1880年后,从国外购入大批军舰,急需专业人才,海军教育才出现发展的势头。1881—1890年,先后建立多所海军学堂,例如天津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等。然而,由于距离甲午战争已近,人才匮乏十分突出。

 

二是教学体系不科学。军事人才培养,尤其是技术军种指挥人才的生成,应当采取高、中、低培养相衔接,技战术合一,院校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然而,当时清廷海军院校教育缺乏统一规划,没有高、中、低教育层次之分,院校间也缺少分工合作,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因此,海军指挥员专业素质和能力不全面的问题非常突出。而日本海军的人才培养已十分成熟,指挥员基本都能达到业务精通、指技合一、素质全面。

 

三是战斗精神的教育培养严重不足。中日海军院校教育在基础课程上大体相同,都是学习西方的理工科知识为主。但在军人战斗精神、战斗意志教育上,两国相差很大。清廷海军院校更多灌输的是儒家思想,培养出的指挥员大多思想保守。黄海海战时,方伯谦、吴敬荣率舰而逃。海战失利后,丁汝昌率舰队困守威海卫,成为日舰的活靶子。日本军校则极力灌输武士道精神,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好战品性。

 

四是高级指挥人员不懂海军建设。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但在5位大臣之中,无一人出身海军或受过海军训练。海军提督“非阅历多年,深谙西法之水师不可”,李鸿章却任命既不懂海军也没有受过海军专门训练的丁汝昌担任这一要职,给甲午海战失利埋下了隐患。

 

总之,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众多,但军事因素的惨痛教训不可忘却。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