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澎湃新闻报道】抗战文献数据平台正式上线,推进学术的同时服务大众

作者:盛差偲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8-09-19 字体: 打印
作者:盛差偲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8-09-19 打印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下文简称“抗战文献数据平台”,www.modernhistory.org.cn)是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的阶段成果,也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局合作筹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百度云承办。至今,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已上传各种类历史文献超过1000万页,并承诺将永久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92日,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上线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肯定了抗战文献数据平台自去年试运行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也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将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思路。笔者将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整理成文,以期对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运营现状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一定的介绍。

 

 

发布会现场

 

史料的数量与质量

 

截至20188月底,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已上线1000万页史料,其中包括11000余种图书、1000余种期刊、近400种报纸,尚有更多的史料正在上传或者著录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预计,在未来五年内,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将在文献总量上超过日本的亚洲历史资料中心www.jacar.go.jp),从而成为全球领先的抗日战争及近现代中国史的互联网史料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姜涛博士也在会上指出,仅就目前而言,平台的文献数量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历史文献数据库,也是毫不逊色的。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除了文献数量大以外,其文献的史料价值同样值得称道。据抗战文献数据平台负责人之一张燚明介绍,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上的一千多万页史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近四百种民国报纸。这些近代中国的各类大小报纸中,既有闻名近代中国的十余种大报,又有近百种各类小报、画报。考虑到报纸史料的特殊性,平台上的报纸都是以300DPI的分辨率上传的。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首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指出,抗日战争具有三重性质,分别是中国人民对于日军侵略的奋起反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作为中国革命的一部分。针对这一点,张燚明指出,平台为抗日战争史研究提供了多边与各类史料。譬如说,报纸史料中不仅有近二十种红色文献,同时又有国民党等党派、团体、军队的数十种报纸,还有伪满洲国乃至华北、华中与华东沦陷区的近三十种日伪报纸。地域上,平台报纸史料的创刊地基本上涵盖了今天中国的绝大多数省份,亦包括几份海外的华文报纸与国内的西文报纸,并有许多中小城市的地方报纸。此外,平台上另有许多特定种类的报纸,包括电影、戏曲、儿童、妇女、经济、军事、文教、宗教、科学、无线电、航空、医疗卫生等各个专业领域。

 

除了中文史料以外,平台上还有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藏文等史料,并将在未来进一步扩大。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罗敏研究员指出,对于公众而言,他们可能对电影、音乐、绘画、图片等史料更感兴趣,因此,这方面史料亦不容忽视。据悉,平台从中国美术学院高初老师处征集到不少革命战争年代的图像史料,并积极联系抗战时期的作曲家、版画家的后人,征集到许多音频与实物史料。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骨干田武雄表示,红色文献也是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一大亮点。平台现已上传的红色文献包括200多种图书、报纸、期刊、图片以及音频资料,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时段上,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革命活动形成的各类文献;在史料的性质上,不仅包括以往较为常见的,诸如《新华日报》这类带有一定宣传性质的报纸,同时还有不少此前相对稀见的党内与军内刊物,如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机关刊物《真理》;在史料的具体内容上,不仅包括诸如《布尔塞维克》、《萌芽月刊》等以政治宣传、理论研究、左翼文化为内容的红色文献,更有许多为某些具体部门形成的史料,如反映我党干部训练与干部教育的《陇东中学地干班调查》。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北京大学教授臧运祜等都建议,在平台着力打造红色文献库的同时,还应该上传有关国民党正面战场与日伪政权的史料,从而展现抗日战争的全景图像。受助于国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平台已上传了部分正面战场以及日伪政权的史料。就正面战场的史料而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难得一见的国民党政权党内、军内的内部书刊,如“中央训练团”的相关文献、军事委员会等机关编印的会议记录及战时前线出版品等。就日伪史料而言,如前所述,平台现有近三十种日伪报纸。与此同时,平台尚有许多原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满铁”史料已上传或正在上传之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首席编辑徐思彦指出,未来平台将成为国内提供“满铁”史料的一个中心。此外,平台上还有许多战时为我方翻译的日军士兵日记、书信、文书与供词等。这些材料一方面可以发现在日军的宣传之下,一度被遮蔽的战时普通日军士兵的厌战、反战情绪,更有其对侵略行径的反思;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出国共两党与全国军民携手抗战对日军所造成的威胁,得到了日军中高层的高度重视。

 

档案史料方面,韩东育鼓励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应当向东亚各国、美国等国家与地区征集史料并积极联络、交流。目前平台已从美国、台湾等地征集了一大批档案史料。如从美国的大学征集而来的“卡尔逊档案”,便以一个美国观察者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我党的敌后抗战。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提供的中美关系、中英关系等外交档案也即将上传到平台上。有些史料因为原馆藏地的原因被归类于图书,但就其实际形态来说无异于档案,如十余本出自内政部民政司的《内政部工作日记》,全系手写,与档案无异。在私人藏档的收集上,平台已征集史料并建成了“陈田鹤抗战音乐特色专题库”,并积极筹划其他特色专题库;此外,平台上也有一定数量的此前未刊的私人日记的手稿本等私人档案性质的史料。

 

与会学者交流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学术价值

 

抗战数据文献平台拥有如此之多的史料,能为今天的历史研究作出怎样的贡献?发布会上有许多学者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孙德立指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建设应该考虑如何切实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并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平台的发展,根本上离不开它的宗旨:“公益”、“共享”。章百家指出,从前许多人收集到史料之后,却据为己有而相互保密。而现在的时代要求是,学者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之上,更应该进一步组成一个个“学术共同体”,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以“共享”为宗旨的抗战文献数据平台自然促进了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华东师范大学的沈志华教授认为要加强对于史料的基础研究,否则中国的学术是没有希望的,而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则为这类工作开了个很好的头,有利于推进以后的制度建设。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之所以能够实现“共享”,离不开它的载体——互联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指出,新的一代学人应当适应并拥抱互联网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否则就会被边缘化,平台就是是学术界主动拥抱互联网最好的例证之一。不过,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也并非总是能够实现史料的“共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刘文楠副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的周月峰副教授等在回顾自己的治学历程后指出,此前史料并不是对所有人公平开放的,即使在今天,就读于购置相关数据库资金优渥的重点高校、居住在大城市的人能够看到更多的史料;而就读于普通高校,居住在中小城市的人乃至于普通民众,则很难接触到珍贵的原始史料。而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实现了任何人都可以无论何时何地、零门槛地接触大量经过认真编校、编排的史料,这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李志毓副研究员称为“史学革命”。

 

李培林认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史料著录标准将成为中国近代史领域的行业标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刘文楠、张会芳博士、王波博士等人指出,在史料的呈现上,相对于其他数据库,在平台上检索某一个关键词之后,呈现出来的并非只是一篇篇孤立的文章,首先呈现出来的是收录该文章的图书与期刊。这样将有利于用户在阅读、利用需要的史料时把握史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还原史料本身的生态与历史情境。平台上传的大量稀见史料,亦将使得近代史研究的学术规范更加精确——读者在阅读论文时,如果碰到文章引用了一些稀见的史料,则可以到平台检索,回溯源头进行检证,从而保证研究内容更扎实、更规范、更可靠。

 

据张燚明介绍,工作团队在建设平台时就博采各家数据库的优点,同时吸取各家数据库建设的经验教训。在检索上,平台提供简单检索与多字段高级检索两种模式;在检索结果的呈现上,平台一方面能够同时呈现图书、期刊、报纸等史料的检索结果,另一方面则可以对于检索结果进行二次筛选,也可按照时间等要素进行重新排序;在检索性质上,目前图书与期刊已做到篇目索引,报纸则按日期进行索引;在史料的呈现与利用上,图书与期刊提供目录,所有史料都提供放大缩小、全屏阅读、摘录(基本上其他数据库都没有这个功能)、纠错与免费下载等功能。为了进一步提升检索成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吕彤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朱浒与南京大学副教授梁晨等建议平台应当向研究型数据库转型。对此,罗敏认为这的确是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且相关工作已经在进行了。

 

与会学者交流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社会价值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李培林指出平台将对地方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山西省图书馆馆长王建军等地方图书馆代表表示,将为平台的建设提供文献资源。与此同时,经常使用平台的高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魏兵兵博士等建议平台应积极征集私人史料。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崔永元认为,收集并共享资料给他人做研究的学者是最伟大的,平台的问世避免了重复劳动,将会促进学术界的良性循环。崔永元在会上当即决定捐出一部分自己从民间收集来的抗战史料,并将其整合到平台之上。

 

社会大众对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能够给予的帮助远不限于史料的捐献。桂林市教育研究所教研员寄小文即认为,平台的使用者可以参与到平台的著录、纠错及文字识别等工作上,并可以设置相应的鼓励与奖励机制,在互联网时代,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应当尽可能地扩大受众,对全社会发挥更大的影响。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退休的陈晖副研究员是著名作曲家陈田鹤先生的女儿,平台上的“陈田鹤抗战音乐特色专题库”即由她捐献史料并授权建成。陈晖表示,抗战是她父母一生中经历的一场大事,而“陈田鹤抗战音乐特色专题库”的建成,也是她父母的光荣和骄傲,圆了她父母的心愿。

 

徐思彦认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更应肩负起反哺社会的责任。汪朝光、周月峰等也指出,平台对普通人也是有影响的,可以广阔他们对历史的认知,破除此前对历史的误解与刻板印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具体而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刘文楠、赵妍杰博士等指出,平台可以为个人寻找自己祖先的过往历史、媒体制作节目以及相关机构编写厂史、院史提供帮助。在会议上,来自广东湛江的民间历史研究者黄春宁即表示,平台为自己寻找湛江革命先烈黄学增的史料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黄春宁此前在一般的书籍中查找黄学增的相关资料,或者是采访相关的当事人时,发现舛误乃至相互矛盾之处不少,因为自己身处祖国大陆的最南端,研究条件与资源十分有限,而难以下结论。而平台上的历史文献解决了他此前无法解决的困惑。

 

原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与韩东育在会议上指出,平台不仅仅应该方便专业的研究者,同时还应该服务社会大众与广大的青少年。一方面,平台作为数据库本身也是有历史观在内的;另一方面,在学校的教育中,历史教育应当为学生提供价值判断,但是价值判断的建立也是在资料充分这个基础之上的。目前许多中学历史老师不适应新编历史教材,对此,马敏认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应当在中学历史老师的培训中发挥作用。资深媒体人曹景行、华中师范大学的周月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李珊博士等人指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可以为学校的日常历史教学、举行研究性学习、开展校本课程等提供帮助,也可以向中学生征文,鼓励他们在抗战文献数据平台查找资料。这些意见得到了与会中学历史老师的一致认可。

 

三位来自中学历史教学的相关从业者介绍了抗战文献数据平台未来与中小学历史教学相挂钩的设想。北京教育学院的方美玲副教授指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可以与教育部今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挂钩,参与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推广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张付文老师指出,常有学生跟他说课本上的知识常常与网上和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平台的出现使得广大中小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也能够拥有更优质的历史教育资源,通过平台接触真实的历史,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譬如说,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上的史料,切实了解包括国共两党、知识分子、普通人民等参与到内的全民族抗战,以及通过平台上的图片来直观感受历史,如通过四行仓库的历史照片感受抗日军人的英勇牺牲。张付文也指出,如果在端正学生的历史认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上,平台不去抢占这个“高地”,那么其就很可能为一些哗众取宠、唯利是图的无良媒体所占领,导致学生的历史认知被歪曲。同时,张付文还指出,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指导用书具有普适性、宏观性,但是比较简单,对于许多历史的细节无法展现,而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却又参差不齐,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出现也丰富了他自己等一大批中学历史老师对历史的认知。

 

郑州外国语学校的段军军老师认为,应试教育并不会使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失去在中小学生中的“用武之地”。河南乃至全国许多省份的高考历史试题中,都会有一道小论文题,考生们在作答这道题时表现往往不太理想,总分10分,平均分仅有2.5分。对此,中学历史老师长期感觉到无从下手。毕竟,这对于中学历史老师本身的学识就是个很大的考验,他们往往力有未逮。而平台的出现可以让学生在接触到鲜活历史,也更能激起他们心中的爱国情怀。此外,老师可以鼓励师生通过平台检索家乡的史料,扩大阅读,积累知识,慢慢积淀,逐步上升为小论文、小课题,进而转化为校本课程,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

 

平台的上线是否会对其他同类特别是收费数据库产生冲击?这也是许多与会学者的疑问。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罗敏、周月峰等表示,平台无论是目前的篇目索引阶段还是将来可能向研究型数据库转型,提供研究数据与全文检索,都不会和其他同类数据库产生竞争关系。正是因为平台是公益开放的,才会在根本上避免各类数据库的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进而促进其他数据库质量的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