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青年读书会

活动报道 | 叶毅均谈范文澜走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思历程

作者:王豪 发布时间:2021-12-12 字体: 打印
作者:王豪
发布时间:2021-12-12 打印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创始人、首任所长范文澜先生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家之一。本所创立七十周年华诞刚刚过去不久,追忆前辈学者的学行往事,深入了解前辈学者走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求索历程,尤具意义。为此,2021年11月20日下午,本所青年读书会第132期活动邀请台北汉学研究中心《汉学研究通讯》主编叶毅均与所内青年同仁分享其新作《走向马克思主义史学之路——范文澜前传》(台北:三民书局,2020)。受疫情影响,此次活动在线上举行,由本所助理研究员魏兵兵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赵庆云、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孝迁、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兰梁斌和本所助理研究员卢华担任与谈嘉宾,所内青年学者和研究生30余人在线参加了活动。

叶毅均首先介绍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及其刊物和数据库等方面的情况,希望与本所同仁加强学术交流、共享学术资讯。随后,他回顾了因研究范文澜而与本所发生的数段因缘,感谢一些本所同仁如马忠文先生在史料搜集方面提供的帮助。

 

 

 

叶毅均的新著《走向马克思主义史学之路——范文澜前传》(以下简称《范文澜前传》)由其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他在报告中着重分享了这一研究的选题缘起。叶毅均指出,近代以来,中国通史写作一方面担负着探究中国历史脉络,寻求中国文化精神的任务;另一方面也承载着凝聚民族精神,塑造国族认同的使命,具有学术与现实的双重意义。范文澜先生依据马克思主义史观所写就的《中国通史简编》(延安版及其修订版)是中国通史相关著作中十分有代表性的一种,曾产生过巨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但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和史学潮流的更迭,大陆学界近些年对此书的关注渐少,台湾地区学者更是普遍长期对之采取漠视态度。这是叶毅均将关注目光投向范文澜的一个重要背景。同时,他对范文澜的研究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博士导师张元教授的影响,后者以较为中立、开放的态度看待马克思主义史家,尤其欣赏《中国通史简编》修订版的学术造诣和文字功力,不仅将之推荐给高中历史老师作为教材,还选取其中的内容作为大学考题的材料,这直接影响了叶毅均的博士论文选题。

 

 

 

 

叶毅均与张元教授近照

 

叶毅均还认为,与张元先生重视《中国通史简编》修订版的看法不同,以刘大年先生、蒋大椿先生为代表的大陆学者,对《中国通史简编》的评价,多立足于延安版的出版时间之早而强调其历史地位,而在实际成就方面则看重该书修订版的内容,两种认识之间的差异也是激发其研究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指出,《中国通史简编》延安版出版后学界的反响,以及范文澜此后的自我检讨和改写过程,都值得深入探究。此外,叶毅均还谈到台湾学者潘光哲有关郭沫若、吴晗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论著对自己研究的示范与启发效应。

最后,叶毅均提出,从何种角度肯定《中国通史简编》的成就,怎样理解其延安版与修订版之间的差异,从这一个案中能够得到通史写作的哪些经验和教训,是范文澜研究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激发了他对范文澜的兴趣,也是他在后续研究中要尝试回答的问题。

报告结束后,四位与谈嘉宾围绕《范文澜前传》一书,分享了各自的评论和感想。赵庆云认为,《范文澜前传》对范文澜1940年以前的学术人生做了很有深度的梳理,而这正是此前研究者较为忽略的一个阶段,因此该书使我们对范文澜的认识更加丰满、立体。而且,《范文澜前传》非惟关注范文澜本人的相关经历,还将研究眼光扩展至与范文澜有关的方方面面的人物,全面勾勒了范文澜早年的学术交往网络;同时,将范文澜的学思历程与当时学术潮流、政治环境的变动联系起来,生动地呈现了范文澜由整理国故转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具体路径,在一些历史细节的考证上,尤见学术功力。赵庆云直言,尽管学界对近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史家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在深度上仍有欠缺,其根本原因在于,研究者大多不能用持平的心态看待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史家,要么维护过度,要么批评过度,类似《范文澜前传》力求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以论世知人的方式展开的个案研究应该更多一些,这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近代中国兴起过程的认识。最后,赵庆云指出,《中国通史简编》延安版之所以能够得到方方面面的欣赏,很长时间被奉为经典,有其内在原因。正式成书与原稿之间的差异、书中带有范文澜个性的历史解释等,都值得注意。

李孝迁同样认为,《范文澜前传》一书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对范文澜1940年以前学思历程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同时提示,范文澜还有诸多佚文有待发掘,整理搜集这些材料,能将相关研究进一步推进。李孝迁指出,近些年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相对薄弱。钱穆的《国史大纲》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影响力亦在伯仲之间,但研究者的关注度对比鲜明。因此,他希望有兴趣的学者,能够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的研究,在对马克思主义史家展开个案研究的同时,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史家之间的讨论和交锋。

兰梁斌结合自己研究另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学术思想的经验,对《范文澜前传》一书的学术价值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史家早年的学术思想历程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受限于史料,想要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十分不易。《范文澜前传》钩沉拾遗,条分缕析,论世知人,很有启发。对于范文澜从旧学营垒走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原因,兰梁斌认为,仅从日常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解释,并不十分充分。范文澜走向马克思主义史学,既与其个人经历有关,有其偶然性,但同时也由大的时代主题、时代背景所决定。马克思主义史家的个人经历不同,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最终投向马克思主义的怀抱,马克思主义强劲的思想解释力是他们殊途同归的重要原因。同时,兰梁斌还提出,要关注马克思主义史学确立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关注马克思主义史家各自的学术个性,对他们观点的差异加以比较研究。

卢华同样肯定了《范文澜前传》一书的创新价值,认为该书问题意识鲜明,对历史细节的把握非常到位。他指出,作者尽可能地把握范文澜个人和相关师友的传记资料,史料梳理在正文注释中有详尽体现。借用王汎森先生的观点,卢华指出,近代以来,不同历史学研究流派对于非人性历史力量的过分强调,使得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淡化,导致了历史写作中“人的消失”问题,近些年的地方史研究,结合了人类学、民俗学的历史人类学长时段研究,都不太注重具体个人的作用。叶老师在思想和时代语境中关注个人因素,通过思想传记的写作呈现个人走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具体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个人与唯物史观的具体关系,有其学术意义。同时,他提出,由于人在不同场合常常会展现不同的性格面向,尤其是个性中的情感因素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众多学者、青年走向马克思主义起到重要影响,这一部分的论述,作者书中描述略微分散,应集中加以讨论。此外,卢华还提到,范文澜在南开任教的经历是他政治上“启蒙”的重要节点,南开大学和南开中学的档案馆应有不少相关资料,值得进一步发掘利用。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同仁就范文澜档案和佚文的存留收藏情况、无政府主义对范文澜的影响、学术思想传记的写作方式等问题与报告人叶毅均和与谈嘉宾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最后,活动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青年读书会举办此次活动,一方面以此形式向本所奠基人、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杰出代表范文澜先生致敬,另一方面希望引起更多学者对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史家的兴趣和关注,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