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学术史研究群

讲座回顾 | 近代媒介与文化思潮的流变

发布时间:2022-11-22 字体: 打印
发布时间:2022-11-22 打印
2022年11月17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史研究群邀请,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天根教授作了主题为“近代媒介与文化思潮的流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近代史所唐仕春研究员主持,李珊副研究员和王毅助理研究员担任与谈人,罗检秋研究员因疫情在线上作总结发言,线上线下近两百位学者参加。
 
王天根教授长期从事近代中国新闻传播史、报刊史等研究。讲座伊始,王教授将中国报刊载体与其传播的社会信息的关系比喻为河床与河水,变动不居的社会信息如同奔腾不息的河水冲刷着河床,某种程度上塑造着河床的深浅,甚至改变着河道的走向。故而,研究报刊既要探讨报业本身变迁的轨迹,也要分析其刊载的内容,通过报刊内容观察社会舆论的重叠与交错,进而由此解读社会舆论的分歧和共性,即如传媒与革命舆论之间的关系。
首先,王教授讲到,近代媒介与文化思潮的流变,涉及文化思潮在新闻纸乃至广播上的呈现和展示,需要分析这一过程中历史的纵向关系呈现及规律性的展示。一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报刊,近代中国从传统伦理与政治影响下的社会关系转向重新探讨人与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又转向探讨人的“自然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爆发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有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玄之争等,均涵盖着中国新闻舆论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二是作为思想方法的报刊,从国家重建到国家与社会的重新整合,有个枪杆子与笔杆子相互呼应的过程,舆论动员可以在新闻纸上呈现与展示,宣传在报纸上展开,舆论在新闻中展开。
其次,王教授提到要注意研究中涉及的理论参照。报刊与文化(包括文化名人、文化事件、文化思潮等)的关系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从历时性来看,前述已经提及报刊传播的资讯内容与载体的关系可谓河水与河床的关系,社会生活方式的新陈代谢往往关联着社会观念及其社会实践的履行,纵向观察自有其发展脉络。而从共时性来看,文化舞台有前后台之别,前台与后台有自己的界限,舞台的前台是演出,是演员扮演他者,是社会角色。后台的演员应该回到现实生活的时空,是现实中自我的状态。文化精英的文化实践与其思想在政治舞台上呈现的统一或分裂,也是类似的道理。所以说,理论应当从历史中来,而非完全是学理的逻辑建构。
再者,报刊史学的研究取向存在着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上,研究报刊史学要突破报刊史学本身的限制,以报刊为主线,展示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以中国报刊为窗口探索中华民族近现代的荣辱史及其历史的反思,以报刊来分析近现代中国的文化形象及其社会重心重建的过程;在微观上,更要注意观察诸多的历史细节,比如报纸副刊的转变等等。
最后,王教授分享了对自己研究的思考。当下的研究不仅仅是为新闻史学本身服务,更是在历史细节的实证研究下着眼于宏观的社会史。报刊作为历史的载体,既在文化思潮与社会转型中有着自己的路径,又提供了观察社会变迁的不同横截面。
报告结束后,两位与谈人进行发言。李珊老师认为,王教授的报告不仅在实证研究,更重在研究方法和心得的分享,比如历史的报刊与报刊的历史两种研究路径的结合,并且以作为社会关系的报刊和作为思想方法的报刊来分析报刊与文化思潮的互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王毅老师认为,正如王老师讲到的,新闻报刊通过影响或塑造社会舆论来推动历史的作用在传统的历史书写中仍需加强,而且在近代报刊的作用过程中,新闻界与权力、资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张力,从这一角度重新认识相关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罗检秋研究员与唐仕春研究员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发言,认为王天根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精彩讲座,有助于开拓学术社会史研究的新视野,揭示更多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意涵。在意犹未尽的热烈氛围中活动结束。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