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中国历史学博士后论坛 > 论文提要

李晓红:南朝雅乐歌辞文体新变及其历史意味——以“祀五帝”歌辞的体式新变为中心

作者:李晓红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10-16 字体: 打印
作者:李晓红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10-16 打印

中国古代史

  南朝前期的朝廷雅乐歌辞率先出现体式新变,突出地表现在刘宋谢庄《宋明堂歌》中。谢庄运用“以数立言”方式造作祭祀五帝歌辞,形成了一套不同于汉以来郊祀歌体式的乐府新文体。这是传统祭祀“礼神者必象其类”的礼仪、魏晋以来新文体观念、刘宋孝武帝朝“复古与创新”的制礼风尚及陈郡谢氏家世礼乐之学选择的结果。此后南齐谢超宗造《齐明堂歌》、谢朓造《雩祭歌》,北朝祖珽造《北齐五郊迎气乐辞》皆“一依谢庄”,显示出谢庄所引领雅乐歌辞文体新变在其时南北文化中的广泛影响。但出人意表的是,在继承宋齐政权的梁代,由萧衍、沈约所主持的雅乐歌辞却完全摒弃谢庄新体;由萧梁入北周的庾信造《周祀五帝歌》《周五声调曲》虽沿用“以数立言”的思路,但却未“一依谢庄”,表现出梁代雅乐文化与前代的分野。这些现象反映了南朝士族在礼乐文化创造上的独特心态,并对同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