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期刊 > 近代史研究 > 本刊消息

《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5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发布时间:2021-04-30
发布时间:2021-04-30
字体: 打印
 
 

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物质文化变迁

——以南洋劝业会、西湖博览会为中心

马敏

内容提要:本文从物质文化史视角出发,以1910年南洋劝业会和1929年西湖博览会为中心,探讨近代中国博览会所反映的物质文化变迁及其广泛社会影响。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博览会会场、展馆与近代新型城市公共空间的兴起;二是博览会展品征集、分类与陈列所展示的近代中国物品概貌;三是通过博览会上的展品研究探讨近代中国物品的改良、进化情况。本文认为,形形色色的博览会与物质文化变迁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博览会的诸要素:展馆、展品、分类、陈列、研究、评奖和推广,在物质世界的自然状态和有用状态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促成了“物”之转化与“物”之升华,也促进了近代中国知识体系的整体转型。

关键词:南洋劝业会;西湖博览会;物质文化;展品分类;知识转型

作者简介:马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问道于器”

——辛亥以来国人着装“西化”的成因与经过

杨奎松

内容提要:进入20世纪以来,国人着装日渐“西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固然与鼓吹“剪发易服改元”的反满革命者的大力推动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还是时代使然。清朝满族臃肿肥大的袍褂和等级森严的服制,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在辛亥革命前,清廷就已经不得不陆续批准军队和学生改易便于行动的“西服”。但颇为吊诡的是,辛亥革命成功后,力主着装“西化”的孙中山,却并未实施“易服”的措施,反倒是继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发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西化”特色的一个《服制》令。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服制条例》,竟又明显地意欲延续正统而拒绝“西化”,故将满族之长袍马褂定为国民之礼服,即后人所称之“国服”。

关键词:服装;“西化”;孙中山;国民党;中山装

作者简介: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柳叶刀尖

——西医手术技艺和观念在近代中国的变迁

赵婧

内容提要:19世纪中叶,西方基督教医学传教士用柳叶刀所象征的手术技艺打开了西医进入中国的大门,展示了以外科方式治愈某些身体病痛的新途径。麻醉术、无菌术等与外科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艺传入中国并不断更新,更奠定了西医以外科见长的医学论述基调。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西医论争中,西医手术成为判定中西医优劣、内外科强弱的焦点之一。西医外科超越器物层面,兼容医学各科之发展,其学科界定直指中国传统医学的“落后”医理。中医在反击西医外科优越论的同时,也经历了自我重构的过程。从采生折割的恐怖想象,到西医手术的逐渐采纳,在以医院为代表的新式治疗场域内,恐慌与疼痛的体验并存,充满着医患之间的复杂博弈。西医手术既以刀割技艺疗治国人身体,也逐步形塑了新的医疗理念与身体观念。

关键词:西医手术;外科史;手术技艺;身体观;医疗行为

作者简介:赵婧,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清末京师阅报社考察

——基于空间和族群的视角

王鸿莉

内容提要:街头贴报、阅报社和讲报社是清末北京中下层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05年至1906年间,北京出现了创办阅报社的高潮,推动白话报和白话文走向街头、茶馆和寺庙,进入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作为一种新式公共文化载体,阅报社的选址附着在北京原有的城市体系之中,折射出清代北京特有的族群空间结构。阅报社既是北京中下层社会超越固有界域的联合,也体现了四民社会松动后新型社会力量的重组尝试。众多贴报人和讲报人的发言,尤其反映了满汉族群对启蒙事业的广泛参与和旗民之间的通力合作。

关键词:贴报;讲报;阅报社;京师;旗人

作者简介:王鸿莉,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晚清板晒技术与余岱私盐

蒋宏达

内容提要: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引发了严重的盐政危机。由于食盐运销体系崩溃,官盐市场萎缩,余姚、岱山等地建立在板晒技术上的廉价私盐开始侵入浙西杭嘉湖和苏南“苏五属”地区,并向长江腹地渗透。战后,两浙盐政经历了从“抽厘”到“票运”再到“纲运”的次第演变,进一步为私盐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环境。在苏南地区,地方盐商通过“复引”和“复地”,扫除余岱私盐流通障碍,巩固自身市场地位。在长江沿线,盐商更是利用新的轮船航运技术和外国国旗保护制度规避清朝官府的缉私活动,拓展了余岱私盐的市场空间。在余岱私盐产地,两浙官府限制板晒、控制盐产的行动又受制于地方上复杂的地权秩序和人群关系。余岱板晒和私盐问题显示出晚清国家治理左右支绌的窘境。清王朝不仅在西法模仿上步履维艰,在旧物处置上也已捉襟见肘。

关键词:盐政;私盐市场;地权;板晒技术

作者简介:蒋宏达,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苏州自来水事业的尝试和困境(19261937

陈文妍

内容提要:清末民初,苏州城用水方式开始发生变化。1926年地方人士首次提议创办现代城市供水系统——自来水,但因苏州城内市政管理力量分散,难以付诸实践。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苏州市政府尝试在城区设置统一的市政机关,进行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包括创设自来水,却未能得到地方势力的支持。至1930年代,虽然苏城自来水计划屡被提出,但由于需引入大量外来资本,从而引发本地商人的抵触。同时,苏州传统势力为维护原本以河道为基础的城市格局,也对自来水持反对态度。最终,与商户关系紧密的救火会在苏城商业中心观前一带建立起区域性质的供水系统,以自流井为水源并铺设水管至商户家中,实现供水入户。但此系统仅限于城市中心,难以延伸水管至全城,这一区域性质的“苏州式”自来水正是苏州地方势力各自为政的绝妙写照。

关键词:苏州;自来水;市政;公共卫生

作者简介:陈文妍,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后研究人员

张之洞督鄂时期的军械购买、制造与日本因素

吉辰

内容提要:由于甲午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日本的特殊关系,其军械的购买、制造受到了日方的很大影响。湖北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原本以德式(含仿制)为主,而在张之洞大量购买日械的情况下变为德、日混杂。这些军火贸易皆由大仓组、三井物产会社等财阀经手,日本军工部门与在华军事教习对此亦有推动。张之洞先后为两江与湖北订造军舰时亦选择了川崎造船所,使得这家原先缺乏造舰经验的造船厂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张之洞决定与日本合作之初,他曾计划向日本借款扩建湖北枪炮厂,并聘用日本军械专家为湖北制造小口径步枪,后一项内容尤被看重。在日方的建议下,张之洞决定将鄂造步枪与日制三十年式步枪统一口径。张之洞的军械购买、制造政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甲午战后日本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关键词:近代军事;军械;洋务运动;张之洞;中日关系

作者简介:吉辰,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助理教授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弹药来源问题研究

齐小林

内容提要: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持续稳定地获取弹药至关重要。战斗缴获、军工生产、民间收集和购买以及向国民政府请领,是八路军获取弹药的四种主要途径。在不同阶段,这四种途径对于八路军弹药来源的贡献不同。大体而言,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弹药获取多于消耗,尚有结余;1941年至1943年,八路军弹药消耗多于获取,其弹药积存量逐渐减少;1943年后,通过多方努力,八路军获取弹药再次多于消耗。八路军获取弹药途径的复杂及其努力状况,既体现了抗战时期统一战线的大背景,更反映了中共超强的社会动员及执行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政策、策略。

关键词:抗日战争;八路军;弹药;游击战争

作者简介:齐小林,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