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期刊 > 近代史研究 > 本刊消息

《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2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发布时间:2021-05-06
发布时间:2021-05-06
字体: 打印

 

“联俄”到“反赤”

杨天宏

内容提要  20世纪20年代初,直系先后战胜皖、奉两系军阀,占居中国政治中心位置。作为对抗手段,粤孙与皖段、奉张联手,组成反直“三角同盟”,国内政治呈波诡云谲之势。与此同时,苏俄开始在中国物色合作对象。在苏俄最初联络的政治角色中,吴佩孚位居前列。与此呼应,吴亦高调“联俄”,不仅主张无条件承认苏俄,接受苏俄建议推进“孙吴合作”,还与苏俄指导下的中共密切接触,推动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吴佩孚此举有其深藏不露的用意。就基本立场而言,吴认同的是自己理解的西方政制,所在派别营垒属北洋直系,“北洋正统”观念根深蒂固,其“联俄”带有对付“三角同盟”的目的,是政治与外交谋略,不宜从政治认同角度加以解读。吴佩孚游移于南北不同势力及俄美之间,给人以缺乏一以贯之的政治主张及外交立场的印象,最终走向“反赤”,却未察现实“黑化”与“赤化”的因果关系与民心向背的变化,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吴佩孚  苏俄  直系  奉系  皖系

作者  杨天宏,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武汉会战前后蒋介石的战略决策

 

内容提要  武汉会战期间,蒋介石的战略决策受到日苏关系、中日和谈与国共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高层虽然在具体战役指挥过程中认识到运动战、游击战的作用,但是未能上升到战略层面系统认识和把握持久战的作战原则和基本方针,一度准备与日军在武汉“决战”。19387月底,日苏在张鼓峰冲突爆发后,日军对武汉的攻势有所放缓,蒋介石对武汉会战指导方针由“决战”转为“固守”,希望借助国际形势的变化,牵制日军对武汉的进攻。鉴于英法不惜牺牲捷克利益对德妥协的前车之鉴,蒋介石在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同意直接与日本进行和平交涉。日本南进攻粤后,英美在华南的利益受到威胁,蒋介石的外交重心转向运动英美,积极推动英美在远东联合制日。武汉会战前后,毛泽东《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等文章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持久战战略理论已经走向成熟。相比而言,蒋介石及国民党人的持久战战略思想则缺乏系统性、灵活性与成长性。武汉会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难的阶段。国共两党在各自不同持久战理论的指导下,呈现截然不同的抵抗态势。

关键词  蒋介石  武汉会战  国民党  共产党  持久战

作者  罗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与罗马教廷通使问题再考察

 

内容提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京政府鉴于罗马教廷在国际调和中的角色,决定借助与教廷通使,在战后和会中占据有利位置,进而制衡日本。法国获悉通使事后,托辞此事有违中法《天津条约》保教权条款,且教廷存在亲德嫌疑,试图强行阻挡通使。英、美、日等协约国集团成员基于各自的政治利益,积极附和法国,逼迫北京政府暂缓乃至取消通使。在法国的催逼和协约国成员的附和之下,北京政府为了避免开罪法国,顺利参加战后和平会议,在交涉过程中步步退让,导致通使尝试以失败而告终。此次通使的失败,昭示着北京政府联合教廷制衡日本外交策略的破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处境的预演。

关键词  罗马教廷  通使  保教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  北京政府

作者  张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

国际性、地方性与利益共同体

 

内容提要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凸显的上海公共租界的华人代表权问题,出于调整对华政策的考虑,英国表示支持,并且形成了以本地化和渐进化为原则的解决思路。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却引发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矛盾和竞争。为维护既得利益和地位,上海公共租界当局以保持自治地位为由,将排除来自租界以外的政治势力作为首要关切;为遏制日本在上海公共租界势力的增长,美国支持华人代表权;日本亦积极支持华人代表权,其动因是希望改变英、美籍董事在工部局中的绝对多数地位;意大利等国则趁机提出工部局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诉求,谋求借此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些矛盾和竞争及其解决之道反映出上海公共租界既具有高度国际性,又具有地方性,而将二者统一起来的则是依托上海城市的繁荣所形成的利益共同体。

关键词  上海公共租界  华人代表权  工部局  华洋关系  中英关系

作者  王敏,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

美籍顾问杨格与战前中国的币制改革

 

内容提要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顾问杨格推崇的金本位改革方案,代表了币制改革筹议初期美籍顾问的基本导向,即通过深度参与中国货币金融改革维系金本位制,间接实现对美国事务与国际秩序的现实关怀。1935年初劝谏金本位最终失败后,杨格多次建议货币贬值和稳定汇率,尽快实施汇兑本位制,为法币改革提供技术支持。这反映出杨格等美籍顾问的智囊角色具有一定复杂性,在制度移植过程中呈现知识精英和职业顾问的典型特征。南京国民政府始终掌握主动权,但给杨格等人相应的发挥空间。法币改革后,杨格努力以货币金融事务为核心构建新型中美关系,既巩固了法币改革的成果,也成为美国转变对华政策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  杨格  财政顾问  币制改革  金本位  法币

作者  王丽,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封建遗存”的近代境遇:19281930年曲阜孔庙祀田的国有化争端

吴佩林    姚志良

内容提要  曲阜孔庙祀田是历代帝王封赐给衍圣公府,用以承担阙里祭祀费用的土地。19282月,大学院废除春秋祀孔祭典后,围绕曲阜孔庙祀田归属等问题,南京国民政府、衍圣公府及社会各方展开激烈争夺,并逐渐演变为一场文化论争。在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蔡元培等人将孔庙祀田收归国家、升科纳税的提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衍圣公府竭力反对祀田国有,除了试图保留自身经济来源外,尚有延续儒家祭祀、恪守祖宗家法的考虑。孔祥熙等政府要员及社会上关于祀田文化意义的讨论亦反映出祀田国有问题,不只是经济争端,还关涉其所维系的儒家文化价值体系。最终,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旨在收归祀田为国有的《改革曲阜林庙办法》以“暂缓执行”不了了之。孔庙祀田的境遇,为重新审视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政治文化生态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衍圣公府  孔庙祀田  孔府档案

作者  吴佩林、姚志良,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孔府档案研究中心教授、助理研究员

米、酒、税的三重变奏:20世纪40年代福建禁酿问题研究

王荣华

内容提要  20世纪40年代,福建省酒类酿造经历了反复的“禁”与“弛”,即战时禁酿、解禁到再度禁酿及战后弛禁、复禁。表面上看是禁止粮食酿酒,实际上与税收亦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既是米、酒、税之间的此消彼长,也是地方政府与国民政府各部之间的博弈;既有不同利益群体的各自考量,也有对同一政策的不同解读与执行;既有酿户承受被征且罚的“双重负担”,又有战后迫不及待重启“酿造”生活的诉求。追求最大利益驱使各方在米、酒、税的共同变奏与交织中互相博弈,节约粮食政策最终演变为寓禁于罚,米、酒、税的三重变奏也逐渐偏离政策主旨与初衷。

关键词  福建 粮食 酿酒业 酒税

作者  王荣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谁杀了杨永泰?

刘文楠

内容提要  刺杀杨永泰一案由失业的黄埔毕业生杨尔谦等人策划组织实施,他们此前已刺杀唐有壬,还密谋刺杀张群甚至蒋介石。他们自述暗杀理由为这些官员是主张对日妥协的“亲日派”。戴笠调查刺杨案发现胡汉民派的刘芦隐为杨尔谦提供了资金,刘芦隐因此被逮捕,并被指控是出于嫉妒而主使杨尔谦等人刺杨,但刘芦隐本人一直否认对刺杨一事知情。通过对杨尔谦人际网络的梳理,可以发现他除了接受刘芦隐资助外,还与王亚樵、陈铭枢等反蒋人士都有联系,因此,刺杨案背后确实有反蒋派系的因素。刺杨案的发生,一方面反映了民国政治暗杀盛行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日本侵略步步进逼下“亲日派”失去民心、“反蒋”与“抗日”合流的大趋势。

关键词  政治暗杀  杨永泰  蒋介石  刘芦隐  杨尔谦

作者  刘文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伍氏口罩”的由来

 

内容提要  20世纪初,种类繁多的呼吸器是隔绝鼠疫传染重要的医用个人防护装备。其中形如颌骨绷带的纱布呼吸器,本由哈尔滨的中国医师集体发明,然而在1911年的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上,由于西方医师的推动,这款呼吸器不仅被重新命名为“奉天口罩”,且被当作他们的最新成果。20世纪20年代,伍连德成为国际鼠疫研究的权威,他通过实验验证“奉天口罩”的防疫能力,进而提出“奉天口罩”为他的发明,“伍氏口罩”的说法由此诞生。

关键词  呼吸器  鼠疫  “奉天口罩”   “伍氏口罩”   伍连德

作者  张蒙,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博士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