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页码
|
·传播媒介与近代中国社会演变·
|
读者与报纸、党政军的联动:《晋察冀日报》的阅读史
|
李金铮
|
(4)
|
《北华捷报》上的中国投书人——国民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对外表达
|
李珊
|
(26)
|
画外有音:近代中国石印技术的本土化(1876—1945)
|
谢欣 程美宝
|
(44)
|
魔灯镜影:18—20世纪中国早期幻灯的放映、制作与传播
|
孙青
|
(65)
|
晚清电报的语法:汉字电码本的设计与应用
|
张文洋
|
(84)
|
移影换形:从《建国史之一页》到《勋业千秋》
|
黄健敏
|
(100)
|
“传播媒介与近代中国社会演变”学术研讨会综述
|
陈喆
|
(114)
|
|
·学术综述·
|
2017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
王建朗
|
(121)
|
|
·学术评论·
|
“台湾意识”的异化及其对台湾史研究的影响
|
陈忠纯
|
(140)
|
不能高估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经济发展的作用——驳“殖民统治有益论”
|
程朝云
|
(147)
|
|
·读史札记·
|
宣统三年的东三省总督更替
|
李皓
|
(154)
|
|
英文目录与提要
|
(160)
|
书讯《变动时代的法律职业者:中国现代司法官个体与群体(1906-1926)》(146)
《陶希圣的前半生》(153)
|
本期执行编辑/葛夫平
|
·传播媒介与近代中国社会演变·
读者与报纸、党政军的联动:《晋察冀日报》的阅读史
李金铮
内容提要 站在读者的视角,寻找读者的蛛丝马迹,对《晋察冀日报》的阅读史进行研究,既是改变报纸的传统研究方法的有益尝试,也是中共革命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晋察冀日报》作为党政一体的党报,其读者不仅有广大民众,也有党政军各级干部、工作人员和编辑记者。读者获取报纸的渠道,是敌后战争环境下报社、党政军机构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一个网络,送报人员付出了辛勤汗水乃至生命代价。读者的阅读方式,既有个人阅读,也有集体阅读,以自愿组织的读报组最具特色。读者阅读后的反应,是经由报纸的指引,投入边区建设,基本实现了党和政府的意志。读者还向报纸提出意见,发表呼声,形成编读之间的双向互动。在以上过程中,读者虽有其独立性、能动性,但党政军机构的指示、规定和支持更有其不可忽视的塑造威力,这是党报不同于一般报纸的根本特征。
关键词 《晋察冀日报》 党报 邓拓 读者 阅读史
作者简介 李金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
《北华捷报》上的中国投书人——国民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对外表达
李 珊
内容提要 国民革命时期,上海五洲大药房总经理的英文秘书邵芾棠以F.D.Z.之名,频繁投书《北华捷报》的“读者来信”栏目,阐发其维护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的主张,引起该报外侨读者的重视与反击。1924年国内反帝废约之声渐起,邵芾棠以反驳外侨所谓中国“排外主义”盛行的观点,初登《北华捷报》。此后,他批评外侨针对中国文明的论调,其维护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与外侨抱持的文化优越感形成鲜明对比。北伐开始后,邵氏在报端愈战愈勇。他驳斥西方读者贬抑国民革命的观点,彰明普通民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心声,并呼吁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作出变革,从而触及外侨在华的核心利益。诸多外侨读者撰文回击邵氏,这些言论适与时人批评的“上海心理”形成参照。邵芾棠与外侨读者的互动,体现了国民革命时期国人高涨的民族主义意识与外侨顽固的殖民者心理。
关键词 国民革命 民族主义 外侨 《北华捷报》 邵芾棠 租界
作者简介 李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画外有音:近代中国石印技术的本土化(1876—1945)
谢 欣 程美宝
内容提要 发轫于德国的石版印刷术以其成本低廉和操作便利的优势,自19世纪由欧洲传教士引入中国,迅速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助力,见证了近代中国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石版印刷术作为一种外来技术,其本土化过程受到设备、材料、人、市场等众多因素的型塑;但作为一种新的印刷方式,石版印刷术为中国的出版人提供了更有利于图文并茂的传达信息与知识,尤其给图像和乐谱的印刷植入中国元素,创造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关键词 石版印刷术 知识传播 科普杂志 月份牌 中国乐谱
作者简介 程美宝,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谢欣,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高级研究助理
魔灯镜影:18—20世纪中国早期幻灯的放映、制作与传播
孙青
内容提要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一种早期幻灯机,由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商人带入中国。到19世纪后,幻灯作为新教传教士“科学传教”的重要工具,遍及中国内地,幻灯演讲和幻灯片也成为表达近代知识的重要载体。在17—19世纪全球知识环流的背景下,这种“西器”在指称、制造、应用、流通等方面都与中国本土旧有资源发生了复杂的互动。来自英国的近代教育技术和程式也因此成为中国内地教会演讲、口岸城市社会公共讲座、学堂科学教学的流行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知识精英聚集的具体形式和发言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从闭门结社转向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影灯演讲”,并对“士”向“知识分子”的转变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幻灯 影灯演讲 西器 科学传教 近代教育 知识生产
作者简介 孙青,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副教授
晚清电报的语法:汉字电码本的设计与应用
张文洋
内容提要 电报的发明是19世纪通信革命的重要一章。以光电速度进行信息传播的关键是设计出文字与电讯号之间转化的符号系统。在广泛使用的莫尔斯码系统的基础上,将字母或数字组成的符号对应到短语、句子,编辑成专用的电码本,可以实现通信设密和节省成本的效果。1871年国际电报线延伸到中国后,为了解决异于字母文字的汉字收发电报的问题,丹麦大北电报公司设计了最早的汉字电码本。在此基础上,晚清官商也进行了诸多尝试。总理衙门制定和颁发《电信新法》电码本,无形中建立了一套新的政府信息沟通机制。同时,个别部门和官督商办的机构也编制自己的密码本,造成清朝电报“密中有密,密外有密”的现象。
关键词 电报 汉字电码本 《电信新法》 总理衙门
作者简介 张文洋,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移影换形:从《建国史之一页》到《勋业千秋》
黄健敏
内容提要 中国电影先驱黎民伟主持拍摄及剪辑制作纪录片《建国史之一页》(《勋业千秋》)的过程,历经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这一重要历史时期,见证了中国电影史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呈现了电影纪录片的底片如何屡经剪接、重组、反复配音,以及截取定格冲洗成照片,从而生产出不同的历史叙述,影响到受众的印象与历史记忆。把研究焦点放回纪录片的生产过程,而非将影片的最终成品作为孤立的资料去阅览,有助反省传播史的研究。
关键词 电影纪录片 孙中山 蒋介石 黎民伟 《建国史之一页》 《勋业千秋》
作者简介 黄健敏,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研究馆员
“传播媒介与近代中国社会演变”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喆
·学术综述·
2017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王建朗
·学术评论·
“台湾意识”的异化及其对台湾史研究的影响
陈忠纯
内容提要 “台湾意识”本是台湾民众认同乡土的“地方意识”。日据时期,“台湾意识”蜕变成“国族认同”,其本质上仍是“中国意识”,如不少台湾的知识分子借助台湾史著述表达了对“故国”的追思。“二二八”事件后,围绕是否认同“中国意识”,台湾内外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台湾意识”与台湾史叙述。“解严”前后,政治的变动促使“台湾意识”出现异化,导致战后岛内“去殖民化”“去省籍化”的台湾史研究路径被抛弃。部分台湾史学者企图使台湾史研究脱离中国史脉络,重新建构以“台湾人”为主体的“台独史观”,使之成为推动“台独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关键词 “台湾意识” “台湾主体性” “台独史观” 台湾史研究
作者简介 陈忠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团队成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
不能高估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经济发展的作用——驳“殖民统治有益论”
程朝云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台湾本土化思潮及“主体”意识的兴起,岛内台湾史研究出现范式转换,“殖民统治有益论”是这一范式转换过程中影响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史研究的错误史观,其主要表现是夸大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发展的成效,认为殖民统治为台湾带来了近代化,并将战后台湾经济发展归功于日本殖民遗产。“殖民统治有益论”对殖民地经济的本质属性缺乏了解或视而不见,并在观察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发展的“前因”时,仅关注历史的断裂,忽视历史的延续,而在讨论其“后果”也就是对战后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又强调延续,淡化断裂,从而夸大了日据时期经济发展对台湾近代化的意义。
关键词 “殖民统治有益论” “殖民近代化论” 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史 台湾近代化
作者简介 程朝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读史札记·
宣统三年的东三省总督更替
李皓
内容提要 宣统三年三月,东三省总督锡良开缺,由川督赵尔巽接任。这一更替过程,颇费周折,既有在任者的反复乞退与朝廷的挽留,又有对继任人选的确定及其推辞。清廷之所以选择赵氏继任东督,除了其较强的个人能力之外,还出于强化旗人权力的考虑,又是加强“龙兴之地”管理、应对日益严峻的边疆局势的需要。此次东三省总督更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前清王朝“龙兴之地”的内政外交情形以及朝廷与地方大吏的微妙关系,考察此一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辛亥鼎革之际的政局变迁。
关键词 宣统三年 东三省总督更替 锡良 赵尔巽
作者简介 李皓,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