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目录显示最新更新的20期内容)
·专题论文·
抗战初期中共军事发展方针变动的史实考析——兼谈所谓“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方针的真实性问题
杨奎松
内容提要: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蒋介石及其南京中央政府拥有近200万军队,国民党已基本上统一中国。中共这时只剩下2万党员、3万左右红军和陕甘交界处十几个县的活动范围。在此背景下,双方已就中共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改制改编问题达成初步妥协,唯具体办法尚未落实,十年内战造成的隔阂与敌对的情绪也并未消失。“七七事变”爆发,战火迅速蔓延,日军很快打进山西,直接威胁到中共中央所在的陕北。红军加速改编并出兵山西,与国民党军配合作战,已不可避免。但是,中共及毛泽东均首次碰到如此复杂且多变的政治军事情势,既要在开战前先解决好军队、政权、防地和党的合法性问题,又要千方百计阻止日军占领山西;既要在军事上表现出相当气势,给华北各军鼓气,又要避免两三万红军在完全不熟悉的条件和不擅长的方式下对日作战,包括出动后被调散,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因此,围绕着出兵速度、作战及指挥方式等问题,中共中央内部一度出现了意见分歧。不过,即使当年9月下旬红军主力全部出动后,毛泽东等主要关注的军事作战及其发展区域,仍限于山西。所谓向敌后发展,以及去平原地区创建根据地等,都是在日军占领了大半个山西以后,才逐渐开始提上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议事日程的。
关键词:中共 毛泽东 抗日战争 国民党 “七二一”方针
蒋介石与华南抗战
左双文
内容提要:1936年,两广“六一事变”之后,国民党中央恢复对广东的实际控制。其后,广东纳入准备和实现全国抗战的统一筹划之下,蒋介石开始对广东军政的具体领导和指导。在此期间,蒋介石对协调广东军政、指导对日布防投入了一定心力,曾设想以华南为第二大抗日基地;并捐弃前嫌,起用一批在内战期间曾参与反蒋的粤系将领。但蒋对于日军大举侵粤,在判断与指导上存在明显失误。他对华南地区的人事安排和调整未能尽如人意,军政之间长期不能配合;对失误较多的余汉谋等人过于宽纵,致使华南抗战工作遭受一定损失。
关键词: 蒋介石 华南抗战 余汉谋 张发奎 广东
清季引入近代文官考试的酝酿与尝试
关晓红
内容提要: 我国引入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始于清末新政。晚清因应变局,求才多途并进。新政复行,京师新设部院及各地督抚强调各自特殊性,撇开吏部频频奏调官员,举官权柄下移,官员素质参差。科举停罢后,取士举官新旧混杂,更换及统一标准要求日趋急迫。丙午改制,戴鸿慈等建议仿日本文官考试,嗣因内阁、吏部官制未变而无所附着。以1907年直隶设置官员考验处为契机,清廷颁布《切实考验外官章程》,局部试行官员考试。宣统年间,文官考试章程反复修改斟酌,终因清亡而胎死腹中,成为留给民国的一份遗产。梳理清季引入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酝酿过程,可以观察到渐进式改革中各种因素的纠结影响,理解制度兴革遭遇的滞碍曲折。
关键词: 近代文官考试 清末新政 考验外官 官员任用
光绪帝亲政前的习批奏折探析
李文杰
内容提要: 朱批是清代皇帝对奏折给出的处理意见,具备行政命令之效,也是皇帝大权独揽的直接表征。按理,只有在位且亲政的皇帝方有为奏折进行朱批之权。然现存清宫档案显示,光绪帝在亲政前5年,就开始用朱笔批示奏折。比对《随手登记档》、《清实录》、《军机处录副奏折》等档案文献可知,这些朱批并非如之前学者推断的那样,是慈禧太后的手迹,它们出自少年光绪皇帝之手。然而,这些朱批并无行政效力,它们是光绪帝在翁同龢、孙家鼐等帝师的指导下,为成年后亲政进行的所谓“习批折”的政务训练。这种训练起自光绪八年(1882),直到光绪十三年(1887)光绪帝亲政为止。奏折内容,包罗官制、农业、外交、教育等诸多方面,在难度上由浅入深,朱批内容,反映了光绪帝早年的教育实况,也提示着日后他思想的部分源头。
关键词: 奏折 光绪帝 翁同龢 朱批 亲政
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与实践
任 伟
内容提要: “优待俘虏”是中共军队的重要特征。这一制度起源于朱毛红军时代,但后来又不断发生变化。在战争年代,优待俘虏其实是一个相当高远的理想,中共党人虽极尽努力,但囿于残酷的现实环境,很多政策并不一定能够落实。此外,因出身问题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因素,中共并不完全信任俘虏兵,在肃反时期,俘虏还极容易成为被打压的目标。返归革命现场或可发现,“优待俘虏”的理论与实际存在巨大张力。
关键词: 优待俘虏 红军 革命根据地 肃反
“失序”下的“秩序”: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中的司法实践
——对鄱阳县“不法地主案”的解读与分析
刘诗古
内容提要: 在新中国初期的鄱阳县,一般的刑事和民事案件几乎销声匿迹。在大量的案卷中,主要以各类土匪、特务、反革命、恶霸和不法地主案为多。在新旧法制交替和没有明确法律规范的审判中,各级部门对审判对象的选择和各类案犯刑期的判定,有着很大的随意性。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司法实践中“无序”的一面,但在审判程序上或最终的判决结果中,却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逻辑内的“秩序”。这种“秩序”有三个原则:一是注重群众的参与和对案犯的处理意见;二是重视审判程序在形式上的完整;三是判决的结果偏重于中共新生政权与案犯之间的历史和现行关系。
关键词: 土地改革 不法地主 司法实践 特殊人物档案
双重代理的困境:上海“四反”运动中的工商联
郑维伟
内容提要: 上海“四反”运动是工商界的自我检查、自我教育与自我改造运动,是“五反”运动的前奏。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上海工商联以思想改造为突破口,积极宣传运动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工商界的顾虑,为运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工商联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通过领导典型示范与组织体系将运动层层下推,深入基层,使运动有步骤、有秩序地展开。不过,工商业者基于既有之经营方式、惯例、商业伦理,对运动的认识深浅不一,常常越出运动架设的轨道,他们与工商联、政府之间的互动颇为复杂。由于工商联兼具业界经济代表与政府政治代理的双重职能,这从根本上制约着其行动空间和策略选择,常常左右为难,力不从心。即便如此,“四反”运动之成效还是比较显著,为“五反”运动的顺利开展做了准备。
关键词: “四反”运动 思想改造 上海工商联 工商业者
·学术讲演·
“儒家文化的不安定层”
——对“地方的近代史”的若干思考
王汎森
内容提要: 傅斯年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两句话,充分表现儒家文化的阶级性,而且由于儒家经典对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日渐失去实际的引导力量,使得地方社会在统治、思想、文化等层面上都出现了空虚的状态,亦即他所谓的“儒家文化的不安定层”。探讨“儒家文化的不安定层”时,首先要承认我们对“地方”了解的层次不够深。如果从不同的视角、注意力、主词、意向入手,我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将会有所转变。还应注意地方与全国舞台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地方社会与全国舞台之间存在着许多链接性人物,他们将核心地区的活动、信息扩散到地方,进而改变了地方社会的思想氛围。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与知识的流动方式,除了由上而下的渗透之外,也有向上扩散的力量。另外,地方社会往往也是一个无声的世界,历史研究者可以透过常民生活中的象征行动,和一系列的“寓意/比喻系统”来探究其自我形象的塑造和集体心态的变化。这类象征系统犹如地方社会中的“精神货币”,维系着一个不可见的世界,使得地方社会在道德、秩序、文化和心灵层面能够维持一定的运作。静默的地方社会中,有一套无所不在的“传讯机制”在运作着,“道德镇守使”便是这不可见世界的维护者。常民生活的地方社会虽不常书写,但是透过各式各样的评价行动表现了他们的集体意见。若只注重整体的历史大框架,往往会忽略地方社会的多元性和独特性,但也不能拘限于地方之见,两者之间应该周流反复地观看,才能丰富研究的视野。
关键词: 地方社会 儒家文化不安定层 链接性 信息扩散 传讯系统
·学术评论·
水治则国治
——皮大卫《黄河:近现代中国的水问题》评介
丁祥利
内容提要: 治河在中国经世传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河治则国治。至20世纪,黄河被赋予了“中国之觞”与“中华文明母亲”的双重文化意义。及至共产主义革命兴起,中共延伸黄河及其流域的象征意义,将其与农民和革命精神联系起来。在经济和技术层面,众多国内外水利专家的关注也使得黄河问题国际化。其中,从欧美传来的“河流综合治理”理念至为重要,其将河流视为国家富源。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在全球“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中国的政治和技术精英致力于综合开发河流资源,以此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关键词: 黄河 华北 水资源 环境史 皮大卫
·读史札记·
清代的旗人书院
顾建娣
内容提要: 清代旗人书院的发展与驻防文试政策关系紧密。清朝前期禁止驻防文试,旗人书院很少;清朝中晚期允许驻防文试,旗人书院才增长较快。清朝前期旗人书院的教学侧重清语骑射,到中晚期则重汉文。旗人书院和八旗官学在师资、经费来源、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书院在初始设置时间、设置目的和最终效果上也各不同。多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和融合是大势所趋,限制旗人学习汉文化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 书院 八旗 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