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期刊 > 近代史研究 > 本刊消息

《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6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来源:近代史研究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6-11-29
发布时间:2016-11-29
字体: 打印
 

作者

页码

·专题论文·

辛亥前后的“洪门民族主义”论说

李恭忠

(4)

罪与非罪:“罗文干案”的审断与案情原委

杨天宏

(23)

文化翻身:梁漱溟的憧憬与困窘

罗志田

(49)

日本拆解“宗藩体系”的整体设计与虚实进路

——对《中日修好条规》的再认识

韩东育

(69)

舆论与外交

——晚清政府媚外形象的形成

杨雄威

(84)

锡良督东时期东北铁路规划始末

潘崇

(104)

新中国成立初期无锡农村的租佃状况与减租实践

张会芳

(120)

 

·读史札记·

梁启超《变法通议》进呈本阅读报告

茅海建

(137)

张之洞对立宪的态度

——与孔祥吉先生商榷

侯宜杰

(147)

《庚子纪闻》作者考辨

杨上元

盖翠杰

(154)

 

《近代史研究》2016年总目

(158)

英文目录与提要

(160)

 

书讯《饮冰室遗珍——未收入结集的梁启超文稿及函札》  (68)

本期执行编辑/徐秀丽

  ·专题论文·

  辛亥前后的“洪门民族主义”论说

  李恭忠

  内容提要 民族主义既非洪门自身所固有,亦非纯由外部植入,而是清末激进知识人和革命派出于排满这一目标进行发掘和重新解释的结果,其中又汇入了19世纪以来西方人研究天地会的成果。“反清复明”这一形式化的洪门自我表述,经由激进知识人和革命者使用“种”“族”“类”“种族”“民族”“民族主义”等抽象概念范畴进行历史化、理论化处理,被提升为基于狭隘的民族概念、带有鲜明种族认同色彩的民族主义,且被视为洪门的真实历史和固有传统,由此形成“洪门民族主义”这一特殊话语。此过程在提升洪门形象的同时,也遮蔽了洪门的某些真实面貌。民初以后革命派试图转向一种基于国家认同的宽泛的民族概念和民族主义,但他们沿用“洪门民族主义”跟会党切割,结果反而促进了“洪门民族主义”的传播。民族主义话语当中宽、狭两种民族概念仍然彼此纠缠,甚至相互混淆。

  关键词 天地会   洪门民族主义  种族  辛亥革命

  罪与非罪:“罗文干案”的审断与案情原委

  杨天宏

  内容提要  罗文干案是国会查办并由公诉人提起刑事诉讼的大案。由于复杂的政治、法律及外交原因,法庭对被告做出无罪判决。然而,受贿指控虽因未能坐实而免予起诉,但只是基于“疑罪从无”做出的司法处置,被告的受贿嫌疑并未排除。就公诉机关的两项犯罪指控而言,“伪造公文书”有众多当事人证实,应属不诬。奥款合同明显包含外国银行团对中国实施的合同欺诈,奥方并未依照合同规定为中国建造军舰,中国驻奥公使的调查已证实奥方并无损失。被告明知如此却执意签署展期合同,使国家在新旧合同转换中蒙受多达数千万元的损失,其因渎职而损害国家利益之事实俱在,无可逃免。 罗案处置暴露民初在标榜“司法独立”时进行“独立司法”存在的诸多问题,为追求法制现代化的国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镜鉴。

  关键词  罗文干   奥款合同   外国银行团   司法独立   伪造公文

  文化翻身:梁漱溟的憧憬与困窘

  罗志田

  内容提要  梁漱溟在后五四时代提出了一个众皆关注的问题,即在西方文化已成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日渐边缘的中国文化如何“翻身”。 其方案是先全盘承受西方文化并有所修正,然后以批评的态度重新拿出中国文化。 但困窘的是他发现那个想要翻身的文化已经失语,不能自我表述。 同时,文化翻身的实践还面临着“中国文化”和实体“中国”之间的紧张。 北伐前后梁漱溟走入乡村,或是翻身之路由虚入实的自然发展。 他进而提出“向东走”的口号,似乎放弃了西化之路。 但整体看,梁漱溟的思路更多是过渡时代里一种涵容世界与中国的天下论述,即不仅效忠自己的国家,还负有对世界的责任,在此进程中重构一个可以自我表述的文化主体。

  关键词  梁漱溟   文化主体性   文化翻身   文化表述   天下论述   东西文化

  日本拆解“宗藩体系”的整体设计与虚实进路

  ——对《中日修好条规》的再认识

  韩东育

  内容提要  《中日修好条规》历来被视为近代中日两国的唯一对等条约。 可嗣后清朝藩属国的次第丧失事件和台湾日据事件每每被处理成彼此无涉的孤立个案等研究现状表明,中国学界对于条规本身的对等属性问题尚缺少体系性的反思。 事实上,肇端于牡丹社事件的日本征台、巧取琉球、并吞朝鲜以及甲午战后的割占台湾等事件,无一不根源于条规这一法理前提。 日本拆解宗藩体系的整体设计与虚实进路意味着,条规的签署,不但让中方丧失了东亚的传统核心地位,还使清廷在日方的公法恶用下无法不弃琉保台、弃韩自保直至割台苟安。 近代以降东亚世界的整体变局和日本对邻国的侵越与压迫,亦始自条规,成于条规。

  关键词  宗藩体系   中日修好条规   牡丹社事件   琉球   朝鲜   台湾

  舆论与外交——晚清政府媚外形象的形成

  杨雄威

  内容提要  从20世纪初开始舆论界对清政府冠以“媚外”之名,用于指斥其在外交事务中的妥协退让。 这一概念所催生的政府新形象一方面有其事实基础,另一方面又与事实存在出入。 舆论界认为晚清政府以义和团运动为分水岭完成了从排外到媚外的急剧转变,但官员的转变在时间和心理上均非一蹴而就。 从排外到媚外,某种意义上只是敌我权势天平急剧倾斜下官员的御夷之术在形式上的调适。 晚清后期出现的交际与交涉的分野,推动了中外日常交往中的情义相通,但交际与媚外界限的模糊,为政府的媚外形象提供了生动素材。 由于民间与政府在外交问题上结构性的对立冲突,政府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不断被民间诟病,最终坐实了晚清政府的媚外形象。

  关键词  外交   舆论   媚外   晚清

  锡良督东时期东北铁路规划始末

  潘  崇

  内容提要  宣统元年(1909)四月一日,锡良接篆东三省总督。 与首任东督徐世昌借款筑路的思路不同,锡良督东之初力主自修铁路,但遭到中央部臣议驳。 之后锡良着力筹谋息借美款修筑锦州至瑷珲的铁路计划,欲图借此一方面与日本、俄国控制的铁路争利,一方面将欧美势力引入东北,实现均势外交下列强间的相互牵制,从而巩固东北边疆主权和边防安全。 然而,锦瑷铁路借款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内外两方面的阻滞:就外力而言,日本、俄国为避免与美国、英国形成直接对抗以及出于保全自身利益的考量,未直接反对锦瑷路事,而是联起手来对清廷极尽恫吓讹诈之能事,声言此路必须经其同意方能实施且要求提供资金、工师;同时加紧对东三省的侵略步伐,俄国提出修建张家口经库伦至恰克图的铁路以替换锦瑷铁路。 就清政府内部而论,邮传部、外务部、度支部之间以及三部和东北地方政府之间,由于角色地位的不同,对锦瑷路事的认知存在诸多差异,集中体现为东三省督抚极力主张借款筑路而各部态度则飘忽不定。 锦瑷铁路借款计划最终失败,东北铁路建设面临着中外博弈和央地歧异的双重困境。

  关键词  锡良   锦瑷铁路   均势外交   边疆   新政

  新中国成立初期无锡农村的租佃状况与减租实践

  张会芳

    内容提要  抗战以后无锡农村租佃关系发生较大变化,不同的地区和田制之间,地租增减的趋势和租额升降的幅度并不均衡。 地主阶层内部也出现较为剧

 

作者

页码

·专题论文·

辛亥前后的“洪门民族主义”论说

李恭忠

(4)

罪与非罪:“罗文干案”的审断与案情原委

杨天宏

(23)

文化翻身:梁漱溟的憧憬与困窘

罗志田

(49)

日本拆解“宗藩体系”的整体设计与虚实进路

——对《中日修好条规》的再认识

韩东育

(69)

舆论与外交

——晚清政府媚外形象的形成

杨雄威

(84)

锡良督东时期东北铁路规划始末

潘崇

(104)

新中国成立初期无锡农村的租佃状况与减租实践

张会芳

(120)

 

·读史札记·

梁启超《变法通议》进呈本阅读报告

茅海建

(137)

张之洞对立宪的态度

——与孔祥吉先生商榷

侯宜杰

(147)

《庚子纪闻》作者考辨

杨上元

盖翠杰

(154)

 

《近代史研究》2016年总目

(158)

英文目录与提要

(160)

 

书讯《饮冰室遗珍——未收入结集的梁启超文稿及函札》  (68)

本期执行编辑/徐秀丽

 

  ·专题论文·

  辛亥前后的“洪门民族主义”论说

  李恭忠

  内容提要 民族主义既非洪门自身所固有,亦非纯由外部植入,而是清末激进知识人和革命派出于排满这一目标进行发掘和重新解释的结果,其中又汇入了19世纪以来西方人研究天地会的成果。“反清复明”这一形式化的洪门自我表述,经由激进知识人和革命者使用“种”“族”“类”“种族”“民族”“民族主义”等抽象概念范畴进行历史化、理论化处理,被提升为基于狭隘的民族概念、带有鲜明种族认同色彩的民族主义,且被视为洪门的真实历史和固有传统,由此形成“洪门民族主义”这一特殊话语。此过程在提升洪门形象的同时,也遮蔽了洪门的某些真实面貌。民初以后革命派试图转向一种基于国家认同的宽泛的民族概念和民族主义,但他们沿用“洪门民族主义”跟会党切割,结果反而促进了“洪门民族主义”的传播。民族主义话语当中宽、狭两种民族概念仍然彼此纠缠,甚至相互混淆。

  关键词 天地会   洪门民族主义  种族  辛亥革命

  罪与非罪:“罗文干案”的审断与案情原委

  杨天宏

  内容提要  罗文干案是国会查办并由公诉人提起刑事诉讼的大案。由于复杂的政治、法律及外交原因,法庭对被告做出无罪判决。然而,受贿指控虽因未能坐实而免予起诉,但只是基于“疑罪从无”做出的司法处置,被告的受贿嫌疑并未排除。就公诉机关的两项犯罪指控而言,“伪造公文书”有众多当事人证实,应属不诬。奥款合同明显包含外国银行团对中国实施的合同欺诈,奥方并未依照合同规定为中国建造军舰,中国驻奥公使的调查已证实奥方并无损失。被告明知如此却执意签署展期合同,使国家在新旧合同转换中蒙受多达数千万元的损失,其因渎职而损害国家利益之事实俱在,无可逃免。 罗案处置暴露民初在标榜“司法独立”时进行“独立司法”存在的诸多问题,为追求法制现代化的国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镜鉴。

  关键词  罗文干   奥款合同   外国银行团   司法独立   伪造公文

  文化翻身:梁漱溟的憧憬与困窘

  罗志田

  内容提要  梁漱溟在后五四时代提出了一个众皆关注的问题,即在西方文化已成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日渐边缘的中国文化如何“翻身”。 其方案是先全盘承受西方文化并有所修正,然后以批评的态度重新拿出中国文化。 但困窘的是他发现那个想要翻身的文化已经失语,不能自我表述。 同时,文化翻身的实践还面临着“中国文化”和实体“中国”之间的紧张。 北伐前后梁漱溟走入乡村,或是翻身之路由虚入实的自然发展。 他进而提出“向东走”的口号,似乎放弃了西化之路。 但整体看,梁漱溟的思路更多是过渡时代里一种涵容世界与中国的天下论述,即不仅效忠自己的国家,还负有对世界的责任,在此进程中重构一个可以自我表述的文化主体。

  关键词  梁漱溟   文化主体性   文化翻身   文化表述   天下论述   东西文化

  日本拆解“宗藩体系”的整体设计与虚实进路

  ——对《中日修好条规》的再认识

  韩东育

  内容提要  《中日修好条规》历来被视为近代中日两国的唯一对等条约。 可嗣后清朝藩属国的次第丧失事件和台湾日据事件每每被处理成彼此无涉的孤立个案等研究现状表明,中国学界对于条规本身的对等属性问题尚缺少体系性的反思。 事实上,肇端于牡丹社事件的日本征台、巧取琉球、并吞朝鲜以及甲午战后的割占台湾等事件,无一不根源于条规这一法理前提。 日本拆解宗藩体系的整体设计与虚实进路意味着,条规的签署,不但让中方丧失了东亚的传统核心地位,还使清廷在日方的公法恶用下无法不弃琉保台、弃韩自保直至割台苟安。 近代以降东亚世界的整体变局和日本对邻国的侵越与压迫,亦始自条规,成于条规。

  关键词  宗藩体系   中日修好条规   牡丹社事件   琉球   朝鲜   台湾

  舆论与外交——晚清政府媚外形象的形成

  杨雄威

  内容提要  从20世纪初开始舆论界对清政府冠以“媚外”之名,用于指斥其在外交事务中的妥协退让。 这一概念所催生的政府新形象一方面有其事实基础,另一方面又与事实存在出入。 舆论界认为晚清政府以义和团运动为分水岭完成了从排外到媚外的急剧转变,但官员的转变在时间和心理上均非一蹴而就。 从排外到媚外,某种意义上只是敌我权势天平急剧倾斜下官员的御夷之术在形式上的调适。 晚清后期出现的交际与交涉的分野,推动了中外日常交往中的情义相通,但交际与媚外界限的模糊,为政府的媚外形象提供了生动素材。 由于民间与政府在外交问题上结构性的对立冲突,政府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不断被民间诟病,最终坐实了晚清政府的媚外形象。

  关键词  外交   舆论   媚外   晚清

  锡良督东时期东北铁路规划始末

  潘  崇

  内容提要  宣统元年(1909)四月一日,锡良接篆东三省总督。 与首任东督徐世昌借款筑路的思路不同,锡良督东之初力主自修铁路,但遭到中央部臣议驳。 之后锡良着力筹谋息借美款修筑锦州至瑷珲的铁路计划,欲图借此一方面与日本、俄国控制的铁路争利,一方面将欧美势力引入东北,实现均势外交下列强间的相互牵制,从而巩固东北边疆主权和边防安全。 然而,锦瑷铁路借款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内外两方面的阻滞:就外力而言,日本、俄国为避免与美国、英国形成直接对抗以及出于保全自身利益的考量,未直接反对锦瑷路事,而是联起手来对清廷极尽恫吓讹诈之能事,声言此路必须经其同意方能实施且要求提供资金、工师;同时加紧对东三省的侵略步伐,俄国提出修建张家口经库伦至恰克图的铁路以替换锦瑷铁路。 就清政府内部而论,邮传部、外务部、度支部之间以及三部和东北地方政府之间,由于角色地位的不同,对锦瑷路事的认知存在诸多差异,集中体现为东三省督抚极力主张借款筑路而各部态度则飘忽不定。 锦瑷铁路借款计划最终失败,东北铁路建设面临着中外博弈和央地歧异的双重困境。

  关键词  锡良   锦瑷铁路   均势外交   边疆   新政

  新中国成立初期无锡农村的租佃状况与减租实践

  张会芳

  内容提要  抗战以后无锡农村租佃关系发生较大变化,不同的地区和田制之间,地租增减的趋势和租额升降的幅度并不均衡。 地主阶层内部也出现较为剧烈的分化,当权派地主、兼营工商业的地主和一般中小地主的经济状况、各自对待地租收入和土地的重视程度以及与佃农的关系,不尽相同。 1949年推行减租时,各阶层在复杂的租佃关系背景下,对减租的兴趣和要求不一。 在无锡减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地方领导者一定程度上意识到无锡农村推行减租的复杂性,因而在一些具体措施上有所灵活变通,对当地租佃状况加以一定程度的承认和尊重,但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打击地主、富农的原则基本贯穿始终,体现了减租运动强烈的政治性。 通过减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并使中共初步实现了发动组织群众的政治目标。 但是各阶层和各地区之间,减租的经济与政治效果并不均衡。

  关键词  无锡   减租   租佃关系   土改

   ·读史札记·

  梁启超《变法通议》进呈本阅读报告

  茅海建

  内容提要  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奉旨向光绪帝进呈其著作《变法通议》,该进呈本和抄本现存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根据故宫博物院所藏《变法通议》进呈本和抄本,与梁发表在《时务报》上的《变法通议》相比较,文字大体相同,但新增了 11 篇文章,基本将其当时最重要的政论文章都抄录进呈了,以能影响光绪帝的思想。 由此再查当时梁启超在《时务报》《知新报》《湘报》发表的所有文章,发现另有42篇未进呈,除了不宜进呈的文章外,另有《说动》《论中国宜讲求法律之学》《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3 篇,主要是隐瞒了“大同三世说”的思想。

  关键词  梁启超   《变法通议》   大同三世说   《时务报》   《知新报》

  张之洞对立宪的态度

  ——与孔祥吉先生商榷

  侯宜杰

  内容提要  孔祥吉先生在《张之洞与清末立宪别论》一文中提出,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张之洞在光绪三十三年被慈禧召见时曾主张立即实行立宪政治,并认为张是敦促慈禧推行立宪政治的重要人物。 这一论断值得商榷。 从张之洞平生为人处世的哲学来看,他一向圆滑佞巧,不太可能与慈禧大唱反调。 因此,该文的史料来源《八月初七日张之洞入京奏对大略》一文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从张之洞对立宪的一贯表现来看,他始终持一种消极保守的态度,不太可能发生突变。 孔先生认为张之洞对开设议院持积极态度的另一重要证据,是光绪三十四年奕劻向慈禧呈递的一条密折,然而细察该密折的内容,张之洞并未主张速开议院。

  关键词  张之洞   慈禧   奕劻   立宪   议院

  《庚子纪闻》作者考辨

  杨上元  盖翠杰

  内容提要  收录于《义和团史料》中的《庚子纪闻》是一篇有关义和团时期见闻和史事的重要文献,整理者怀疑其作者为刘福姚。 然而,通过内证和外证结合的方式考订《庚子纪闻》稿本,可知《庚子纪闻》的作者应是庚子年浙江学政文治。

  关键词  《庚子纪闻》   文治   刘福姚   义和团运动

  烈的分化,当权派地主、兼营工商业的地主和一般中小地主的经济状况、各自对待地租收入和土地的重视程度以及与佃农的关系,不尽相同。 1949年推行减租时,各阶层在复杂的租佃关系背景下,对减租的兴趣和要求不一。 在无锡减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地方领导者一定程度上意识到无锡农村推行减租的复杂性,因而在一些具体措施上有所灵活变通,对当地租佃状况加以一定程度的承认和尊重,但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打击地主、富农的原则基本贯穿始终,体现了减租运动强烈的政治性。 通过减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并使中共初步实现了发动组织群众的政治目标。 但是各阶层和各地区之间,减租的经济与政治效果并不均衡。

  关键词  无锡   减租   租佃关系   土改

   ·读史札记·

  梁启超《变法通议》进呈本阅读报告

  茅海建

  内容提要  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奉旨向光绪帝进呈其著作《变法通议》,该进呈本和抄本现存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根据故宫博物院所藏《变法通议》进呈本和抄本,与梁发表在《时务报》上的《变法通议》相比较,文字大体相同,但新增了 11 篇文章,基本将其当时最重要的政论文章都抄录进呈了,以能影响光绪帝的思想。 由此再查当时梁启超在《时务报》《知新报》《湘报》发表的所有文章,发现另有42篇未进呈,除了不宜进呈的文章外,另有《说动》《论中国宜讲求法律之学》《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3 篇,主要是隐瞒了“大同三世说”的思想。

  关键词  梁启超   《变法通议》   大同三世说   《时务报》   《知新报》

  张之洞对立宪的态度

  ——与孔祥吉先生商榷

  侯宜杰

  内容提要  孔祥吉先生在《张之洞与清末立宪别论》一文中提出,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张之洞在光绪三十三年被慈禧召见时曾主张立即实行立宪政治,并认为张是敦促慈禧推行立宪政治的重要人物。 这一论断值得商榷。 从张之洞平生为人处世的哲学来看,他一向圆滑佞巧,不太可能与慈禧大唱反调。 因此,该文的史料来源《八月初七日张之洞入京奏对大略》一文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从张之洞对立宪的一贯表现来看,他始终持一种消极保守的态度,不太可能发生突变。 孔先生认为张之洞对开设议院持积极态度的另一重要证据,是光绪三十四年奕劻向慈禧呈递的一条密折,然而细察该密折的内容,张之洞并未主张速开议院。

  关键词  张之洞   慈禧   奕劻   立宪   议院

  《庚子纪闻》作者考辨

  杨上元  盖翠杰

  内容提要  收录于《义和团史料》中的《庚子纪闻》是一篇有关义和团时期见闻和史事的重要文献,整理者怀疑其作者为刘福姚。 然而,通过内证和外证结合的方式考订《庚子纪闻》稿本,可知《庚子纪闻》的作者应是庚子年浙江学政文治。

  关键词  《庚子纪闻》   文治   刘福姚   义和团运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